阿里巴巴憑藉與英偉達的物理AI合作取得進展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BABA)在宣布與英偉達公司(NVDA)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後,其股價出現了顯著上漲。9月24日,阿里巴巴股價在香港交易所飆升約9%,達到四年高點,其在美國上市的美國存託股票(ADR)也隨之上漲。這一市場反應表明投資者對阿里巴巴深化人工智能(AI)承諾及其重振雲計算業務潛力的樂觀情緒。
英偉達合作細節在雲棲大會公佈
推動投資者熱情高漲的關鍵事件是2025年雲棲大會上宣布,英偉達將其整個物理AI軟體堆棧(包括Isaac Sim、Isaac Lab和Cosmos等工具)集成到阿里云人工智能平臺(PAI)。此次合作旨在為開發與物理世界交互的先進智能機器(如人形機器人和全自動駕駛汽車)創建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該倡議代表著超越對話式AI,專注於有形的物理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合作是阿里巴巴更廣泛、更重大投資的一部分,該公司已承諾在未來三年內投資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約合53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此外,阿里巴巴還發佈了其新的大型語言模型Qwen3-Max(擁有超過一萬億個參數)和Qwen3-Omni(一個多模態系統),並計劃將其全球數據中心足跡擴展到巴西、法國、墨西哥和日本等地區,以支持對AI和雲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
市場對雲計算戰略轉變的反應
投資者迅速驗證了阿里巴巴-英偉達聯盟的戰略重要性。BABA股價上漲9%反映出對阿里巴巴長期願景的重新信心,該願景現在明確闡述了高性能計算與廣泛的全球覆蓋和尖端模型相結合的戰略。此舉將阿里云定位為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尤其是在中國)的主導力量。
市場積極反應的進一步支撐是阿里云智能集團強勁的財務表現。該部門在6月季度實現了26%的同比增長,收入達到334億元人民幣,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EBITA)也增長了26%,達到29.5億元人民幣。這使得雲業務成為阿里巴巴增長最快的業務單元,超越其他部門,表明人工智能已經在公司內部推動貨幣化。
更廣闊的背景:物理AI的崛起和中國機器人市場
此次合作使阿里巴巴站在中國蓬勃發展的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最前沿,預計到2030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通過集成英偉達的物理AI堆棧,阿里巴巴正在採用“鎬鏟”策略,提供培訓和模擬所需的基本設施,而不是直接製造機器人。這一策略使阿里巴巴能夠無論哪家具體的機器人製造商最終取得成功都能從中受益。
中國是人形機器人市場的一個關鍵市場,摩根士丹利排名前100的人形機器人公司中有37家位於中國。阿里巴巴在中國雲市場擁有既定的地位和顯著的33%市場份額,這為其提供了競爭優勢,尤其考慮到中國的數據法規(PIPL/CAC)。這些規則降低了本地公司使用阿里云進行AI訓練的審批摩擦,這是全球競爭對手通常不具備的優勢。
儘管BABA股票近期經歷了牛市,今年以來上漲了61%,但其遠期市盈率(P/E)約為14.04(截至2025年8月的數據),與AWS和Azure等全球同行相比仍有顯著折扣,這表明如果風險消退,估值可能趨同。
分析師評論和未來展望
公告發佈後,金融分析師表達了更高的樂觀情緒。花旗將BABA的目標價上調至217美元,Baird上調至174美元,晨星上調至267美元,摩根士丹利上調至200美元,傑富瑞上調至230美元。凱茜·伍德的方舟投資公司購買了63.2萬股阿里巴巴股票,進一步強化了對阿里巴巴長期AI戰略的信心。
展望未來,阿里巴巴旨在發展成為一家“全棧AI服務提供商”和全球AI巨頭。然而,重大挑戰依然存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別是美國半導體出口限制,可能會限制獲取先進芯片,促使阿里巴巴尋求開發國產AI推理芯片。競爭依然激烈,華為雲、騰訊和百度積極爭奪市場份額。此外,AI基礎設施方面的巨額資本支出導致了188億元人民幣的負自由現金流。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阿里巴巴在國內半導體合作方面的進展及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戰略擴張,這對於在複雜的全球技術環境中實現其全部潛力至關重要。英偉達合作帶來的戰略清晰性奠定了基礎,但應對這些風險將是實現持續增長的關鍵。
來源:[1] 阿里巴巴:英偉達合作關係火上加油 (NYSE:BABA)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27049-alib ...)[2] 阿里巴巴與英偉達建立里程碑式合作,共建物理AI未來 - TECHi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為什麼阿里巴巴股價跳漲9%?英偉達合作等原因 - INDmoney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