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势头,区域差异显著
2025年8月,全球电动汽车(EV)市场持续扩张,全球销量达到170万辆。这一数字比2024年8月增长了15%,并使得今年前八个月的总销量达到1250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纯电动汽车(BEV)占总销量的116万辆。
区域表现差异显著。欧洲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初至今销量增长31%,主要得益于德国(+45%)和英国(+31%)的强劲表现。中国市场年初至今也实现了25%的强劲增长,尽管与去年同期补贴增加的时期相比,7月至8月有所放缓。北美年初至今销量增长6%,并在8月份达到月度新高,因为消费者在关键监管截止日期前加快了购买。
奇瑞汽车里程碑式IPO与日益激烈的竞争
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HK:9973] 于9月25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这标志着奇瑞汽车成为2025年香港交易所最大的汽车IPO,奇瑞发行了2.97亿股H股,每股30.75港元,募资约91.45亿港元。首次亮相时,奇瑞股价开盘价比发行价高出11.22%,表明投资者对其增长轨迹以及进一步技术创新和全球扩张雄心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持续加剧。尽管特斯拉 [TSLA] 报告称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创纪录,达到497,099辆,但这一激增主要归因于美国买家急于利用即将到期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这种“需求前置”掩盖了潜在的挑战,包括预计与去年同期相比每股收益将下降40%。与此同时,吉利、小鹏和零跑等中国制造商,以及小米汽车和长城汽车等,报告了可观的销售增长和创纪录的交付量,这表明它们日益增大的主导地位。
税收抵免后美国市场面临不确定性
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这势必将显著重塑国内市场。这项激励措施促使北美电动汽车购买量在8月份创下“月度新高”,电动汽车占美国新车销量的9.1%。然而,分析师预测第四季度和2026年初的销量将大幅下滑。
iSeeCars.com的执行分析师Karl Brauer表示:“我认为你会看到第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依然强劲,原因很简单,人们想在9月30日截止日期前购买。”“但在此之后……我们将看到销量大幅下降。”Brauer预计,在9月30日激励措施取消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可能“立即跌至4%以下”。
通用汽车(GM)北美高级副总裁Duncan Aldred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承认“毫无疑问,下个季度电动汽车销量会下降……市场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这与Paren首席分析师Loren McDonald的观点形成对比,他认为联邦税收抵免对大多数买家的销售影响“被夸大了”,认为它更多地是一种折扣而非主要的购买驱动因素。
特斯拉市场份额流失与战略转向
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美国监管环境即将发生的变化给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大型参与者带来了压力。该公司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在2025年8月降至38%,创下自2017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此前曾超过80%。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斯拉2025年销量下降了约10%,其中欧洲销量下降了高达40%,中国销量下降了约6%。尽管拥有雄厚的资产负债表,370亿美元现金对抗300亿美元短期债务,但仍出现这种下降。
为应对这些市场动态以及持续降价带来的利润压力,特斯拉的战略正在转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认为这些技术对未来的增长至关重要,旨在抵消激烈竞争、激励措施损失的抑制作用、供应链敏感性以及自身高估值(市盈率超过100倍)带来的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扩大影响力及盈利能力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不仅主导了国内市场,还在扩大其全球足迹。奇瑞2024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4%,在新能源、燃油、国内和海外销量增长方面位居全球前20家乘用车公司之首。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飙升至2698.9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143.34亿元人民币。
在盈利能力方面,零跑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净利润达3303万元人民币。小鹏汽车 [HK:9868] 第二季度净亏损4.8亿元人民币,但得益于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改善,其亏损同比显著收窄了62.8%。这些公司与比亚迪 [BYDDY] 一道,正在挑战传统的市场领导者,奇瑞目前的市盈率约为12,与比亚迪的22和吉利汽车 [HK:0175] 的20相比,提供了潜在的估值上涨空间。
展望:未来的波动性和战略调整
未来几个季度,电动汽车行业,尤其是美国在税收抵免到期后,预计将面临挑战。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采取降价措施来刺激需求,这类似于通用汽车在激励措施结束后将Bolt价格降低7,500美元的策略。这可能会全面压缩利润率。
对于特斯拉而言,持续的势头将取决于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实现长期愿景的能力,以及缓解外部风险和重建品牌信任。与此同时,奇瑞等中国制造商凭借充足的IPO资本和明确的研发布局和海外扩张投资计划,有望继续积极争取全球市场份额。整体市场预计将持续高波动性,公司需要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技术创新和成本效率的竞争对于确保这一充满活力的行业未来的增长至关重要。
来源:[1] 2025年9月电动汽车公司新闻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28713-ev-c ...)[2]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8月销量激增170万辆,年初至今增长25% | Electrek (https://electrek.co/2025/09/11/global-ev-mark ...)[3] 特斯拉推出“经济型”Model Y和Model 3后,TSLA股价下跌——投资者信心动摇•碳信用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