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士曼化工在宏觀經濟壓力下公佈第二季度收益不及預期
伊士曼化工公司 (EMN) 於 2025 年 7 月 31 日公佈了其第二季度財務業績,營收和每股收益均低於分析師預期。該公司同時撤回了全年業績指引,理由是市場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導致其股價顯著下跌。
詳細財務業績和部門疲軟
2025 年第二季度,伊士曼化工錄得營收 22.87 億美元,較普遍預期的 23.25 億美元低 1.6%。調整後每股收益為 1.60 美元,較預期的 1.75 美元低 8.6%。關鍵財務指標也顯示下降,調整後息稅前利潤 (EBIT) 從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3.53 億美元降至 2.75 億美元,經營現金流從去年同期的 3.67 億美元降至 2.33 億美元。公告發布後,EMN 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超過 8.5%。
各部門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更廣泛的市場挑戰。先進材料部門銷售額下降 2%,歸因於汽車和建築行業的疲軟需求。纖維部門銷售額下降更為顯著,達到 17%,主要受醋酸絲束去庫存和中國紡織品需求減少的影響。化學中間體銷售額下降 10%,受商品價格下跌和一次意外停產導致 EBIT 減少 2000 萬美元的影響。相比之下,添加劑與功能產品部門表現出韌性,由於有效的成本轉嫁合同和穩定的終端市場,銷售額增長 7%。
投資者因指引撤回和外部因素驅動的反應
投資者失望情緒主要源於公司撤回全年業績指引的決定,這凸顯了管理層對未來盈利能見度的下降。管理層明確指出客戶對關稅的不確定性和需求疲軟是影響這一決定的關鍵因素。這些宏觀經濟逆風,包括關稅和報復性措施的影響,為伊士曼化工創造了一個充滿挑戰的運營環境,加劇了其多個關鍵週期性終端市場(如耐用消費品、汽車和建築)本已疲軟的需求。
更廣泛的行業背景和估值考量
伊士曼化工面臨的挑戰並非孤立,反映了化工行業內部更廣泛的壓力。摩根大通分析師在 2025 年 10 月 1 日的一份報告中強調,歐洲化工行業繼續應對結構性供應過剩和需求疲軟。標普全球評級將伊士曼化工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確認其“BBB”評級,理由是預計產品需求將減弱,以及關稅和貿易問題導致 2025 年業績中斷。該評級機構預計,伊士曼的營運資金 (FFO) 對債務比率今年可能降至 21%,將其推向與其當前評級相符範圍的下限。
儘管存在運營逆風,EMN 的估值相對較低,市盈率 (P/E) 為 2026 財年預計每股收益的 8.9 倍,企業價值與過去十二個月調整後 EBITDA 的比率低於六。該公司還提供 5.3% 的股息收益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內部人士買入,一些分析師將其解讀為一個反向指標,暗示儘管存在近期能見度問題,但可能被低估。伊士曼化工公司總部位於田納西州金斯波特,作為一家特種材料製造商運營,在全球 12 個國家擁有 36 家工廠,其中包括在中國的重要業務。
展望與戰略應對
展望未來,伊士曼化工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約為 1.25 美元。公司預計全年經營現金流約為 10 億美元,這得益於營運資本的減少。然而,管理層預計 2025 年下半年將面臨 7500 萬至 1 億美元的盈利逆風,主要原因是為減少庫存而降低資產利用率。公司積極的應對措施包括“紀律性成本控制戰略”和利用其循環經濟平台,例如金斯波特甲醇分解設施(該設施在第二季度創下新的生產記錄),以推動創新並減少對波動商品市場的依賴。
伊士曼化工的未來之路仍面臨各種風險,包括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能源價格波動和持續疲軟的全球需求。然而,公司歷史上的韌性,體現在 32 年的股息連續性以及 2025 年第二季度 1.45 億美元的股東回報,使其在特種化學品領域可能成為一種防禦性投資。其紀律性的資本配置和強大的現金生成能力是應對當前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的關鍵因素。
來源:[1] 伊士曼化工:尚未完全實現 (NYSE:EMN) | Seeking Alpha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27261-east ...)[2] 伊士曼化工公司 (NYSE:EMN)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和每股收益不及預期,股價下跌 8.5% | ChartMill.com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Fugro 撤回 2025 年財務指引,計劃裁員 300 人 - Offshore-Energy.biz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