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提議對來自無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汽車進口徵收50%的關稅,主要影響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這將對比亞迪特斯拉構成重大挑戰,可能重塑墨西哥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時有利於在當地生產的傳統美國汽車製造商。

美國股市週二漲跌互現,投資者關注焦點轉向北美地區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墨西哥一項重要的關稅提案。這一發展將顯著影響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EV)市場的競爭格局。該公告給電動汽車行業的關鍵參與者帶來了不確定性,同時可能有利於擁有本地生產能力的成熟汽車製造商。

墨西哥對電動汽車進口徵收激進關稅

墨西哥政府公佈了一項提案,計劃對來自未與墨西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的汽車進口徵收50%的關稅。這項措施主要針對在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代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實質性升級。此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關稅在過去一年中已從0%上漲至15%,此次提議的50%關稅標誌著大幅上漲。

至關重要的是,這項擬議關稅包括對傳統美國汽車製造商(如通用汽車 (GM)福特斯特蘭蒂斯)的豁免。這項豁免源於2003年的一項法令,該法令允許在墨西哥擁有現有生產工廠的公司從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免關稅進口汽車。這種結構性優勢在市場准入方面劃清了界限。

比亞迪和特斯拉面臨重大阻力

此次政策變化面臨重大阻力的主要實體是比亞迪特斯拉 (TSLA)。兩家公司都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以供應墨西哥市場,並且關鍵是,它們在墨西哥缺乏本地製造設施。

特斯拉目前在墨西哥銷售的所有Model 3Model Y汽車都從其上海工廠進口。該公司此前曾以經濟擔憂和利率壓力為由暫停了其計劃中的新萊昂工廠的建設,這一決定現在使其在新關稅制度下變得脆弱。

比亞迪作為一家強大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自2023年末進入墨西哥市場以來實現了快速增長。2024年,該公司銷售了約4萬輛汽車,佔墨西哥所有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PHEV) 銷量的近一半。然而,比亞迪今年早些時候由於對可能損害與美國貿易關係的擔憂而放棄了其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如果沒有本地製造基地,每輛進口到墨西哥的比亞迪汽車都將面臨高達50%的關稅。

墨西哥電動出行協會主席Eugenio Grandio將50%的關稅描述為“一個非常激進的數字”和“遊戲規則改變者”。進口成本的急劇增加預計將大幅提高比亞迪特斯拉汽車的價格,嚴重侵蝕其競爭優勢,並挑戰其在該地區的市場增長和盈利能力。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這項關稅提案是總統克勞迪婭·謝因鮑姆政府更廣泛倡議的一部分,旨在修改《一般進出口稅法》。該倡議旨在對1,371個產品類別(包括汽車、紡織、鋼鐵和電子行業)徵收10%至50%的關稅。該措施預計將產生額外700億比索(約合37.6億美元)的政府收入,並符合墨西哥減少對進口依賴、扶持國內產業的戰略目標。

然而,正如Banco Base經濟分析總監Gabriela Siller所指出的,這些關稅預計也將在墨西哥內部引入通脹壓力。

該政策反映了墨西哥複雜的[[地緣政治]]平衡行為,它在吸引中國投資和維護與主要貿易夥伴美國之間的和諧關係之間左右為難,尤其是在《USMCA貿易協定》定於2026年進行審查的情況下。

墨西哥全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協會主席Alberto de la Fuente強調了直接的經濟影響,指出“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的關稅,每輛緊湊型電動汽車的利潤就會減少約150美元”,這嚴重削弱了競爭力。這可能會削弱墨西哥成為拉丁美洲主要電動汽車製造中心的雄心,可能導致分化:墨西哥保留北美地區的傳統內燃機製造,而像巴西這樣的國家則成為其他市場的主要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Rhodium Group高級分析師Gregor Sebastian評論了這一戰略困境:

“如果比亞迪在沒有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情況下進入墨西哥,那幾乎沒有意義。”

Clingendael Institute的Maaike Okano Heijmans觀察到了更廣泛的趨勢:

“一旦關稅達到禁止性水平,它們就會改變企業決策,迫使公司重新配置全球製造版圖。”

展望未來

擬議立法需要獲得墨西哥國會的批准。考慮到克勞迪婭·謝因鮑姆總統的莫雷納黨及其盟友在兩院都佔有絕對多數,這項倡議的通過似乎極有可能。這些關稅最初計劃生效至2026年12月31日,並有可能延長。

這一政策轉變將促使比亞迪特斯拉在墨西哥市場全面重新評估其戰略,可能影響其定價結構、銷量和在該地區的整體盈利能力。長期影響表明,墨西哥進口電動汽車的普及可能會放緩,對擁有現有本地生產能力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而言具有顯著優勢,以及隨著公司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貿易壁壘格局,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將發生更廣泛的重新洗牌。這種情況凸顯了全球商業日益複雜性,地緣政治考量和國內產業政策日益塑造著關鍵汽車行業的市場動態和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