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在2024年7月,中心化數據索引平台Goldsky長達六小時的中斷,嚴重擾亂了以太坊生態系統內的眾多應用程式,包括Polymarket和各種DeFi前端。此事件明確暴露了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對中心化基礎設施的關鍵依賴,從而引發了對Web3去中心化和彈性核心原則的重新評估。
事件詳情
2024年7月,Goldsky中斷持續了六小時,導致整個以太坊網絡服務廣泛中斷。在此期間,Polymarket等著名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無法顯示準確數據,而DeFi前端也未能向用戶顯示其頭寸和餘額信息。Goldsky作為實時區塊鏈數據基礎設施平台,提供索引、子圖和流數據服務,這些服務對於Web3開發者建構數據驅動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至關重要。該事件強調,儘管區塊鏈技術本身具有去中心化特性,但更廣泛的應用程式生態系統卻頻繁依賴中心化服務,從而引入了系統性漏洞。
索引和資金的財務機制
區塊鏈數據索引在Web3生態系統中構成了一個重要的「公共物品困境」。雖然它對於使原始區塊鏈數據可用於應用程式至關重要,但這些服務需要持續、密集的硬件、存儲、頻寬和運營人員投資。然而,作為一種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用戶通常期望此類服務免費或成本極低,導致去中心化提供商的利潤模式不可持續。這種經濟挑戰常常促使開發者轉向Goldsky等中心化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提供明確的計費和即時可用性。
像The Graph這樣的去中心化替代方案,旨在通過其原生GRT代幣激勵的網絡提供一個強大的索引框架。GRT代幣經濟學涉及索引器質押、參與者通過信號指示有價值數據進行策展,以及用於獎勵分配的委託。削減機制旨在確保數據完整性。然而,GRT代幣經濟學的複雜性,包括質押、策展和不透明的定價,造成了採用障礙,使得中心化選項對許多開發者來說顯得更簡單。
為應對資助關鍵Web3基礎設施和公共物品的挑戰,二次方融資(QF)和追溯性公共物品資助(RPGF)等替代模式正日益受到關注。這些模式旨在促進社區驅動的資助,並根據項目展現的價值而非投機性投資來獎勵項目。例如,Ethers.js獲得了Optimism Collective的追溯性資助,ENS DAO也同樣獎勵了貢獻者以增強其去中心化命名服務基礎設施。這些資助機制將激勵重心轉向現實世界的需求和可持續的生態系統發展。
市場影響和商業策略
Goldsky中斷事件鮮明地對比了中心化服務便利性與Web3去中心化意識形態要求之間的實際情況。開發者通常選擇中心化供應商或自建內部索引解決方案,儘管存在固有風險,但其感知上的易用性和即時部署是主要原因。這種對單點故障的依賴破壞了Web3的核心原則,即數據應該是無需許可且抗審查的。
Web3開發格局的特點是,開發者需要構建自定義後端並修補不可靠的工具,這與Web2(例如AWS、Stripe、Firebase)中常見的穩定基礎設施不同。這種「難以構建」的環境將資源從產品開發轉移到基礎設施維護。The Graph旨在通過去中心化索引解決方案解決這一問題,但其複雜性仍然是一個障礙。The Graph基金會團隊負責人Nick Hansen承認存在現有問題,並表示產品開發正專注於解決用戶挑戰。
像Ponder這樣的開源、可自託管工具提供了一種戰略性替代方案,提供了成本效益高且可擴展的索引解決方案。開發者可以在免費層實例上運行Ponder,並與PostgreSQL和Hono端點等現有工具集成,這表明DApp正在轉向更具彈性的「本地優先」設計原則,以在外部服務故障期間保持功能。
更廣闊的背景
Goldsky事件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它揭示了在所謂去中心化的Web3生態系統中,中心化依賴引入的系統性風險。它強調了去中心化的理想與開發者對可用性和成本效益的實際需求之間的根本衝突。預計該事件將加劇對DApp基礎設施選擇的審查,可能會加速真正去中心化和可持續數據索引解決方案的開發和採用。這還可能影響對專注於健壯、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從而促進更具彈性的Web3生態系統。Web3面臨的持續挑戰是使其基礎設施成熟,以提供Web2服務的可靠性和可預測性,同時不損害其核心去中心化價值觀。
來源:[1] 加密公地悲劇系列:Polymarket的數據索引困境 | PANews (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s/b976e20 ...)[2] The Graph 對抗守門人:去中心化索引能否拯救 Web3? (https://news.bitcoin.com/the-graph-vs-the-gat ...)[3] 加密公地悲劇系列:Polymarket數據索引的悲劇 | PANews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