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託管銀行股票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業績顯著超出或未達分析師預期,導致Voya Financial、Franklin Resources、Affiliated Managers Group和BNY Mellon等公司的股價在報告發布後出現大幅波動。這些多樣化的結果凸顯了託管銀行板塊內不同的業績驅動因素,可能導致對個別公司估值的進一步重新評估和投資者信心的轉變。

託管銀行股票在第二季度財報中表現各異

美國股市在第二季度財報發布後,託管銀行板塊內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雖然一些公司業績顯著超出預期,股價大幅上漲,但另一些公司儘管達到或超過分析師預期,股價卻出現下跌,這凸顯了當前市場環境下驅動投資者情緒的細微因素。

詳細事件:各公司表現

Voya Financial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VOYA) 報告稅後調整後運營收益為每股 2.46 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每股 1.95 美元。該季度總收入為 19.81 億美元。儘管總收入同比去年略有下降,但強勁的運營收益超預期表現推動 Voya Financial 股價自報告發布以來 上漲 14.4%

全球投資管理公司 Franklin Resources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BEN) 股價上漲 7.4%,儘管每股收益(EPS)不及預期。該公司調整後每股收益為 0.47 美元,低於共識預期的 0.50 美元。然而,其本季度收入達到 21.1 億美元,顯著超出分析師預期的 16 億美元。這一可觀的收入超預期表現,以及其 ETF 業務持續正向淨流入和機構業務管道增長等戰略指標,似乎在投資者評估中蓋過了每股收益不及預期的影響。

Affiliated Managers Group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MG) 儘管收入同比 下降 1.4% 至 4.932 億美元,未達到分析師共識,但其股價卻 飆升 10.7%。該公司報告經濟每股收益為 5.39 美元,同比 增長 15%,並超出分析師預期的 5.26 美元。此次積極市場反應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AMG 迎來了十多年來最強勁的客戶淨現金流入,超過 80 億美元,年化有機增長率為 5%。這主要得益於另類策略的創紀錄流入,總計 190 億美元,這表明投資者對 AMG 向高增長另類投資戰略轉型的信心。

BNY Mellon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BK) 公布了強勁的第二季度業績,其調整後每股收益為 1.94 美元,輕鬆超出 Zacks 共識預期的 1.74 美元。該公司總收入達到 50.3 億美元,這是季度收入首次超過 50 億美元,同比 增長 9%。淨利息收入 (NII) 尤其強勁,同比 增長 17% 至 12 億美元。這些穩健的財務表現促使 BNY Mellon 股價自收益公布以來 上漲 10.7%

相反,Ameriprise Financial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MP) 儘管調整後每股收益為 9.11 美元,收入為 43.7 億美元(同比增長 4%),超出華爾街預期,但其股價卻下跌了 4.5%。負面市場反應主要源於季度淨流量 下降 35%,從一年前的 66 億美元降至 43 億美元。這凸顯了投資者對基礎業務指標(如客戶淨流量)的密切關注,將其作為未來增長潛力的指標,即使在報告強勁的標題收益時也是如此。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行業趨勢

2025 年第二季度為更廣泛的 託管銀行板塊 描繪了一幅喜憂參半但具有韌性的圖景。雖然各公司表現各異,但共同的主題浮出水面,包括 數位資產採用 日益增長的戰略重要性、持續的 技術投資和成本優化 以及 多元化商業模式 在應對市場波動方面的價值。

機構加密託管市場預計將實現大幅增長,估值預計到 2034 年達到 157.5 億美元,高於 2025 年的 32.8 億美元。近期監管變化,包括美聯儲批准銀行提供加密託管服務以及撤銷 SAB 121,正在為傳統金融機構更深入地參與數位資產鋪平道路。像 BNY Mellon 這樣的公司正在積極佈局這一不斷發展的領域,利用其規模提供穩定幣和比特幣託管服務。

託管銀行也面臨費用壓力和大量技術投資的必要性。簡化運營和提高效率的努力,以員工調整和戰略執行為例,仍然至關重要。對包括 人工智能 能力在內的先進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是改善客戶體驗和安全的核心。

展望未來,該行業的韌性受到更廣泛金融市場趨勢的支撐。全球管理資產(AuM)預計到 2028 年將達到 171 兆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 5.9%。蓬勃發展的 代幣化市場 也預計到 2028 年將從 400 億美元飆升至超過 3170 億美元,帶來重要的新收入來源。雖然預計美聯儲在 2025 年降息可能導致更廣泛銀行業的淨息差壓縮,但主要基於費用的託管銀行將間接受益於低利率環境下刺激的投資活動以及兼併和收購(M&A)。

展望未來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季凸顯了託管銀行業的動態格局。那些展現出強勁的潛在客戶增長和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的戰略適應性的公司獲得了回報,而那些在關鍵運營指標(如客戶淨流量)上表現出弱點的公司則面臨投資者審查。該行業有望持續轉型,受到技術創新、數位資產整合和適應性監管環境的推動。投資者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些因素以及公司特有的基本面,以評估金融服務業這一關鍵領域未來的表現和個別公司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