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联邦政府宣布向巴伊亚投资26亿雷亚尔
巴西国有能源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NYSE: PBR)与巴西联邦政府联手,承诺投入一笔高达26亿雷亚尔(约合4.6亿美元)的投资,旨在重振巴伊亚州的工业运营。这项战略性举措,在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格达·尚布里亚尔的共同见证下,预计将创造约6,000个就业岗位,并重振该地区关键的海军和化肥产业。
投资细节和项目范围
这项投资的核心集中在两个主要领域:重启马腊戈吉佩的恩塞达造船厂和重启卡马萨里的巴伊亚氮肥厂(Fafen-BA)。
在恩塞达造船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已与CMM Offshore Brasil正式签订了一份25.8亿雷亚尔的合同,用于建造六艘先进的溢油应急船(ORSV)。这项为期四年的项目规定,每艘船将根据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12年期租船合同运营。这些溢油应急船采用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设计,结合了电动机、电池和柴油/生物柴油发电机,未来可适应使用乙醇或甲醇,以减少高达25%的二氧化碳排放。对本地化内容的高度承诺,要求至少40%的国内采购,突显了其对区域经济的益处。仅此一个项目就预计将创造5,4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这六艘船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更广泛的全国船队更新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目前包括22艘正在建造的海上支援船。
同时,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确认计划在2025年底前使巴伊亚氮肥厂(Fafen-BA)恢复运营。此次重启需要额外投资3800万雷亚尔,并取决于巴伊亚和塞尔希佩两家氮肥装置的运营和维护服务招标完成情况。一旦投入运营,巴伊亚氮肥厂将生产氨、颗粒尿素和ARLA-32,这些都是农业和工业应用的重要投入。该工厂的重建预计将创造750个直接就业岗位。此外,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巴伊亚州政府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探讨利用圣罗克-杜帕拉瓜苏造船厂对海上油气平台进行可持续拆解的可能性。
市场和经济影响
该公告提振了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巴伊亚地区经济的乐观情绪,对巴西更广泛的工业部门产生了积极影响。这项举措直接符合卢拉政府对国家工业复兴、创造就业和减少战略进口依赖的重视。
溢油应急船合同对巴西的海军工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不仅通过创造就业,还通过培养先进的制造能力和技术采纳,例如混合动力推进。强制性的本地化内容要求确保了大部分投资直接惠及巴西供应商和劳动力。
巴伊亚氮肥厂的重启动是提高巴西化肥自给自足能力的关键一步。巴西作为全球农业强国,目前超过80%的化肥需求依赖进口,这使得其农业部门容易受到国际价格波动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重新进入化肥生产领域,连同其在巴拉那州的现有ANSA装置和FAFENS-SE工厂,旨在满足全国约20%的氮肥需求。此举符合国家化肥计划(PNF)的目标,该计划旨在到2050年将进口依赖性降至45-50%,承认这种战略转变的长期性。巴伊亚氮肥厂和塞尔希佩氮肥厂重启的总投资,包括与Engeman签订的10亿雷亚尔为期五年的运营和维护合同,凸显了这一承诺的规模。
这项更广泛的投资计划凸显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支持国家发展目标方面超越其核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作用。尽管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布伦特原油价格波动(目前在60美元低位,低于此前80美元的假设)中面临战略规划挑战,但优先考虑在巴伊亚等地具有明显本地效益和就业创造的项目,反映了财务纪律和政治目标之间的平衡。该公司旨在实现自筹资金计划和750亿美元的总债务上限,这表明即使在考虑可能缩减的总体资本支出规模的情况下,这些面向巴西的投资也受到战略保护。
展望
展望未来,溢油应急船建造的成功执行和巴伊亚氮肥厂的顺利重启将是该计划影响的关键指标。投资者将关注化肥厂运营招标的进展以及持续的经济效益,包括就业保留和区域增长。这些举措突显了政府和企业对增强巴西工业基础和减少进口依赖的持续关注,从而增强了该国在战略领域的经济韧性。
来源:[1]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和联邦政府宣布向巴伊亚投资4.6亿美元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petrobras-fede ...)[2]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投资26亿雷亚尔重振巴伊亚海军和化肥部门 - IndexBox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恢复化肥生产以缓解巴西对进口的依赖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