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英特尔股价在有报道称可能与超微半导体(AMD)建立代工合作关系后出现剧烈波动,但这一说法后来被知情人士驳斥。
- 最初飙升 - 英特尔(INTC)股价最初因市场猜测AMD可能成为英特尔新兴代工业务的客户而上涨超过5%。
- 谣言被驳斥 - 来自英特尔和AMD的多个知情人士随后驳斥了这些说法,指出这些报道不准确,并可能旨在影响市场交易。
- 战略影响 - 这一事件凸显了市场对英特尔代工服务(IFS)战略及其争取主要外部客户的浓厚兴趣,尽管该部门面临持续的财务和运营挑战。
英特尔股价在有报道称可能与超微半导体(AMD)建立代工合作关系后出现剧烈波动,但这一说法后来被知情人士驳斥。
美国股市半导体板块出现集中波动,英特尔公司 (INTC) 股价最初上涨超过5%,此前有报道称该公司正与超微半导体 (AMD) 进行早期洽谈,讨论AMD可能利用英特尔新兴的代工服务。最初的上涨随后遭遇相互矛盾的信息,导致市场重新调整。
最初由Semafor和路透社等新闻机构传播的报道指出,英特尔和AMD正在就潜在的代工合作进行初步谈判。这样的交易对于英特尔相对较新且面临困境的芯片制造部门英特尔代工服务 (IFS) 来说将是一个重大胜利,该部门的生存能力和表现一直受到相当大的质疑。对于目前严重依赖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 (台积电) 的AMD而言,合作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制造选择,并可能增强供应链韧性。
然而,这些猜测性报道随后受到质疑。SemiAccurate的Charlie Demerjian援引英特尔和AMD双方的多个知情人士的见解,明确指出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这些消息来源暗示,误导性信息可能旨在影响交易,可能是为了平仓。虽然AMD对这一猜测的官方回应简短,但它没有提供具体细节来支持合作关系。
市场对英特尔股价的初步积极反应,凸显了对其IFS计划成功的战略重要性。在分析师上调评级后,英特尔股价上涨了4.3%,其中富国银行将其目标价从22.00美元上调至30.00美元,Northland Securities将其目标价从28.00美元上调至42.00美元。争取到像AMD这样的主要外部客户的前景被认为是英特尔雄心勃勃的“IDM 2.0”战略的重大验证,该战略旨在将英特尔打造为主要的合同芯片制造商。AMD潜在地利用英特尔国内美国晶圆厂也符合政府激励措施和对区域化制造的广泛呼吁。
反之,谣言的迅速驳斥凸显了围绕英特尔代工业务市场情绪的脆弱性。该公司报告了巨额财务亏损,包括2024年惊人的190亿美元亏损,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额外8.21亿美元的亏损。IFS本身在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了31.7亿美元的运营亏损和4.41亿美元的调整后净亏损。市场迅速的反应,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反映了英特尔转型努力所面临的高风险。
英特尔进入代工市场是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一市场主要由台积电主导,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其市场份额高达70.2%,其次是三星电子,占7.3%。英特尔目前的代工市场份额微不足道。该公司已启动其18A工艺(一种2纳米级技术)的批量生产,旨在吸引主要的美国科技公司。然而,英特尔的18A节点已出现延迟,现在预计将在2025年末推出,这进一步加剧了其竞争地位。该公司的战略调整还包括来自软银(20亿美元)和英伟达(5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后者还涉及定制x86 CPU和SoC的运营合作,尽管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的旗舰AI芯片被排除在英特尔的代工服务之外。
对于AMD而言,尽管针对英特尔合作的具体谣言被驳斥,但供应链多元化的更广泛动机仍然具有相关性。AMD的强大财务状况值得关注,尽管其股票波动性高,贝塔系数为1.9,94.64的高市盈率表明其估值较高。使其制造基地多元化,摆脱对台积电的单一依赖,将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并可能提供更大的生产灵活性,即使不是通过英特尔。
分析师对英特尔的代工雄心仍持谨慎态度。报告指出,即使外部客户收入达到50亿至100亿美元,英特尔代工业务预计到2027日历年仍将在毛利润和运营利润方面保持亏损。专家认为,实现毛利润盈利需要大约150亿至200亿美元的外部代工收入,即便如此,运营盈利能力可能仍难以实现。鉴于其巨额亏损——过去四个季度就超过130亿美元,获得像AMD或苹果这样的大客户这样的“颠覆性交易”被频繁提及对代工业务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围绕英特尔-AMD潜在代工合作的相互矛盾的报道,凸显了两家公司目前所处的关键时刻。对于英特尔而言,其IFS部门的复苏之路取决于为其先进节点,特别是18A和即将推出的14A工艺,获得切实的外部客户承诺。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良率和盈利能力指标,因为英特尔致力于实现其建立与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并驾齐驱的“代工三巨头”体系的长期目标。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进一步的客户公告、18A大规模生产的成功启动以及IFS部门的财务表现。对于AMD而言,供应链韧性的驱动力可能会继续存在,探索各种制造多元化途径以降低风险,并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领域维持其强劲的增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