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摘要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美国低估了中国在发展其科技产业方面的潜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芯片生产方面,这促使人们重新评估全球技术领导地位和市场动态。
事件详情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美国低估了中国在技术快速进步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领域。黄仁勋的评估表明,中国现在每年能够生产数百万枚人工智能芯片,利用其庞大的人才储备在人工智能领域变得极具竞争力。UniSuper的首席投资官约翰·皮尔斯(John Pearce)的警告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可能在人工智能领域超越美国科技巨头。中国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战略努力显而易见,例如DeepSeek宣布推出完全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国产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研究表明,2023年,在美中联合研究中,中国研究人员在领导职位中占比45%,预计到2027年或2028年将与美国完全持平。
市场影响
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开发方面的进展具有重大的市场影响。如果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本地化导致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下降,分析师警告称,英伟达的预计收入可能会减少数十亿美元。这一转变可能间接影响更广泛的市场稳定性和加密货币价格,特别是影响用于挖矿操作的GPU的可用性和定价。尽管存在这些担忧,黄仁勋驳斥了对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估值过高的担忧,他引用了英伟达最新芯片高达五千亿美元的销售预测。
历史上,TAO (Bittensor) 和 AGIX 等代币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市场热情期间,其表现与英伟达的股价走势相似。英伟达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机会可能会提振围绕人工智能驱动的区块链项目的情绪,并可能导致这些资产的交易量增加。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融合已经推动了半导体需求,**台积电(TSMC)**报告第四季度利润增长57%至114亿美元,部分原因归因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需求。预计到2028年,这种交叉将创造15亿美元的市场机会,**德勤(Deloitte)**研究表明,70%的半导体高管预计区块链将在五年内对运营产生重大影响。该行业已承诺在2025年投入18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将制造能力扩大7%。
商业策略与更广泛的背景
中国的战略转型包括对其国内区块链生态系统的重大投资。北京启动了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旨在通过与中国大学合作,培养多达50万名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专家。这项倡议旨在扭转2021年中国数字货币禁令后区块链开发人员人才流失的局面,并巩固其在Web3.0发展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融合正在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实现合规自动化,并扩大投资渠道。代币化市场利用这种融合,预计将从2025年的41.3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106.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6.8%。**安永(EY)**报告称,该领域的智能自动化可以将运营成本降低多达40%,并将服务交付速度提高五倍,人工智能系统有助于实现更精确的估值和简化的尽职调查流程。对人才和技术的这项战略投资凸显了中国对技术领导地位的长期愿景及其重塑全球科技和金融格局的潜力。
来源:[1] 黄仁勋:美国低估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潜力 (https://www.techflowpost.com/newsletter/detai ...)[2] 美方对中国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展保持警惕 - Cryptopolitan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中国AI芯片突破威胁美国加密市场稳定 - AInves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