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概覽:經濟逆風中估值擔憂加劇
美國股市正呈現歷史性估值過高的跡象,關鍵指標表明當前價格處於“稀薄區域”。股票的這種異常溢價與一系列不斷增長的經濟指標同時出現,這些指標指向即將到來的美國衰退。儘管市場普遍樂觀,但金融策略師們越來越多地主張採取謹慎態度,建議在預期波動性加劇的情況下,有必要轉向更安全的投資。
詳細估值分析:歷史極端水平預示估值過高
美國股市處於顯著高估狀態,這可以通過兩個突出指標得到證明:巴菲特指標和席勒市盈率。截至2025年9月23日,巴菲特指標(將總市值與國內生產總值進行比較)飆升至前所未有的219.6%。這個數字大大超過了其55年平均水平約85%,任何高於**100%**的讀數通常都表明估值過高。
同樣,旨在平滑十年期盈利波動性的席勒市盈率(週期調整市盈率,CAPE),截至2025年9月24日達到約39.92。這標誌著其在當前牛市中的最高水平,也是154年回溯數據中的第三高,大大超過其歷史平均水平17.28。持續高於30的數值被廣泛認為是處於“危險區域”,這加劇了對當前水平市場可持續性的擔憂。
經濟指標指向衰退風險增加
一系列領先經濟指標正在閃爍紅燈,表明經濟活動顯著減速。勞動力市場表面上看起來強勁,但卻暴露出潛在弱點,包括對先前就業增長的下調(911,000)、臨時幫助服務的持續下降,以及職位空缺從峰值減少約30%。這些是就業增長達到頂峰的經典早期信號。
信貸市場全面收緊,美聯儲高級貸款官員調查顯示,銀行正在使消費者和企業獲得貸款變得更加困難。這種信貸收緊是經濟增長的关键組成部分,通常先於招聘和資本支出的減少。與此同時,信用卡和汽車貸款的拖欠率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低收入家庭中,因為新冠疫情後的刺激緩衝正在耗盡。
消費者信心持續下降,密歇根大學最新調查顯示,樂觀情緒再次下降,尤其是在受到通貨膨脹、學生貸款償還和租金上漲擠壓的脆弱收入群體中。雖然消費者支出尚未崩潰,但它主要由增加的信貸利用和提取的儲蓄支撐。
此外,收益率曲線,特別是2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利差,在倒掛一年多後,現在正在解除倒掛。歷史上,雖然倒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衰退,但隨後的解除倒掛通常與經濟收縮的開始同時發生,通常是美聯儲為應對經濟疲軟而開始降息。領先經濟指數(LEI)也已下降,預示著經濟疲軟的加速,這種分歧在不斷上漲的標普500中 largely 被忽視。
更廣泛的背景:人工智能樂觀情緒與潛在風險
當前市場敘事特點是圍繞人工智能(AI)驅動的增長樂觀情緒與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甚至“重新加速”的預期相融合。華爾街分析師預計企業盈利將在2026年大幅增長,這一情景取決於顯著的經濟復甦。然而,這種樂觀前景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前述領先經濟指標和極端估值指標發出的警告。
這種分歧表明市場情緒(受到圍繞人工智能的投機狂熱和對有利貨幣政策的希望推動)與潛在經濟現實之間可能存在脫節。疫情後股市觀察到的韌性,部分歸因於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可能已經使投資者陷入自滿,可能低估了當前經濟信號的嚴重性。
專家評論:行業領導者的警告
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於2025年10月3日就人工智能驅動的股市回調的可能性發出了引人注目的警告,並將其與互聯網泡沫進行了比較。在意大利科技週上發言時,所羅門表達了對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正在導致大量資本形成,這可能將市場估值推高到超出可持續基本面的擔憂。
“如果未來12到24個月內,我們看到股市出現回調,我不會感到驚訝。”
在承認可能出現短期調整的同時,所羅門也對美國經濟在政府支出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推動下,在2026年加速增長保持樂觀的長期看法。他指出“大量部署的資本最終可能不會帶來回報”的可能性,強調了對人工智能領域投資錯配的擔憂。
投資啟示與展望:轉向謹慎
鑑於歷史性市場估值過高和經濟指標惡化同時出現,投資者越來越被建議謹慎行事並重新評估其投資組合配置。建議在預期波動性加劇的情況下,轉向更安全的價值股和現金。
防禦性股票(通常在動蕩市場中提供穩定性)正受到關注。這些包括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和必需消費品等基本行業中的公司。突出顯示的例子包括醫療保健領域的亞盛醫藥集團(HKG: 6855)、美容領域的雅詩蘭黛公司(NYSE: EL)、包裝食品領域的藍威斯頓控股公司(NYSE: LW)以及雜貨領域的特易購(LON: TSCO)。這些公司的特點是波動性降低和財務業績穩定,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通常都能提供必需的產品或服務。未來幾個月,投資者可能會繼續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特別是勞動力市場報告、通脹數據和央行溝通,以尋求關於美國經濟軌跡和市場表現的更清晰信號。
來源:[1] 即將到來的衰退可能導致市場崩潰(標普500)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28090-the- ...)[2] 警告信號閃爍:巴菲特指標和席勒市盈率預示市場處於「稀薄區域」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放緩信號:領先指標是否亮起紅燈?——顧問視角 (https://www.advisorperspectives.com/artic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