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生命科學領域面臨重大挑戰
英國生命科學領域正經歷一段收縮期,其特點是實驗室物業空置率急劇上升,租賃活動顯著下降。CoStar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英國生命科學建築的空置率已翻倍,達到創紀錄的9.9%。與此同時,英國實驗室空間的租賃活動同比下降了56%,導致年度入住率創下12年來的歷史新低。
主要製藥公司重新調整投資
幾家領先的製藥公司已宣布暫停或將大量投資從英國轉向美國。阿斯利康暫停了計劃中的2億英鎊投資,此前曾撤回一項4.5億英鎊的擴建計劃。默克(北美以外地區稱為MSD)已確認不會繼續其在英國的10億英鎊擴建計劃,有報導稱其將把生命科學研究遷至美國並裁減英國員工。同樣,禮來也暫停了其英國生物技術創新孵化器「Gateway Labs」的工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葛蘭素史克已概述未來五年在美國研發和供應鏈基礎設施方面投資300億美元的計劃,而阿斯利康也打算到2030年美國投資500億美元。
政策差異導致商業環境擔憂
這些戰略轉變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被主要製藥公司歸因於英國「不友好的商業環境」,特別是在藥品定價和市場准入方面。在最近下議院科學、創新和技術委員會會議上的發言者強調,高昂的品牌藥品定價和准入自願計劃(VPAG)費率,特別是23.5%,以及過時的國家健康與護理卓越研究院(NICE)標準是關鍵障礙。這些因素導致人們認為英國低估了創新藥物的價值,尤其是與通常允許更高藥價的更分散的、基於保險的美國系統相比。
**英國製藥工業協會(ABPI)**發布的報告證實,英國在吸引研發、臨床試驗交付和外國直接投資方面正在失地,並將這一趨勢描述為「近期決策的雪崩」。
對房地產市場和上市公司D的影響
這種投資撤退的後果在英國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在專業生命科學領域中清晰可見。據高緯環球報導,倫敦實驗室空間的空置率已飆升至35.2%。這給生命科學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Life Science REIT)等專注於該領域的英國上市公司帶來了壓力。截至2024年12月,該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報告其總投資組合價值同比下降4.0%,儘管下半年下降速度顯著放緩。其淨租金收入增長了4.3%,達到1440萬英鎊,這得益於新的租賃。然而,其貸款價值比(LTV)從2023年的24.7%上升到30.4%,主要原因是開發進展。儘管面臨這些挑戰,生命科學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指出,2024年英國生物技術領域共籌集了37億英鎊資金,是2021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年底有3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正在洽談中。
政府倡議和行業懷疑
為應對這些擔憂,英國政府於2025年7月16日啟動了一項新的生命科學部門計劃,旨在到2035年將該部門的價值提高410億英鎊,增長165%。該計劃包括通過生命科學創新製造基金(LSMIF)承諾提供5.2億英鎊以增強製造能力,以及6億英鎊用於人工智能(AI)就緒的健康數據平台。目前還在努力簡化法規並縮短臨床試驗設置時間。儘管生物產業協會(BIA)歡迎該計劃對早期公司的關注,但ABPI評論稱該計劃「未能充分投資於創新藥物」,並且英國生命科學領域「一直在努力保持競爭力和對投資的吸引力」。擔憂依然存在,有猜測稱阿斯利康可能會考慮將其公開上市地遷至美國證券交易所,這將對英國造成重大的經濟打擊。
展望和關鍵考量
英國生命科學領域正處於關鍵時期。英國和美國之間商業吸引力持續存在的差異仍然是主導主題,影響著全球製藥巨頭的投資決策。儘管英國政府的新部門計劃旨在扭轉這些趨勢,但其有效性將取決於解決行業對藥品定價和更廣泛監管環境的核心擔憂。英國上市公司製藥公司和相關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政策發展和公司具體的投資公告,以及新政府舉措在未來幾個季度對研發投資和就業創造的實際影響。
來源:[1] 實驗室空置,製藥業擔憂下滑 (https://www.telegraph.co.uk/business/2025/09/ ...)[2] 世邦魏理仕年中健康檢查:您的行業表現如何? - CoStar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實驗室租賃跌至12年低點,生命科學需求減弱 - CoStar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