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面臨波動
美國股市走勢喜憂參半,科技板塊受到審視,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錄得顯著下跌。這家全球最大的合約芯片製造商的股價在2025年10月10日和11日交易期間下跌了6.3%,下跌18.82美元,收於281.06美元。此前收盤價為299.88美元。
事件詳情:技術訊號驅動拋售
交易時段,TSM股票成交量達到22,689,614股,較平均交易量14,486,906股增長57%,表明市場在下跌中參與度顯著。盤中大幅下跌主要歸因於技術交易訊號,而非任何新的基本面負面消息。從技術角度看,兩個關鍵指標預示著看跌轉變:KDJ死叉,即K線穿過D線下方,預示著看跌趨勢逆轉和賣壓增加;以及MACD死叉,即MACD線穿過其訊號線下方,強化了負面情緒。這種來自動量和趨勢跟踪指標的“雙重確認”表明交易者存在強烈的短期看跌傾向。交易量增加進一步支持了協調的機構拋售的解釋,這可能受到演算法交易系統的放大,而非散戶驅動的反應。
市場反應分析:更廣泛的行業情緒
TSM股價下跌發生在科技行業投資者情緒轉變的更廣泛背景下。包括蘋果(AAPL)、**Allscripts Health Solutions (ALSN)和Adient (ADNT)**在內的同行公司也分別下跌了約1.18%、1.91%和超過4.1%,這表明在當前宏觀經濟擔憂下,科技行業正在進行一次部門輪動。在大量拋售的交易時段中缺乏看漲訊號,表明市場處於困境,短期內該行業的勢頭明顯向下傾斜。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AI超級週期的締造者
儘管近期短期波動,台積電在新興人工智慧(AI)市場中的戰略地位依然穩固。該公司被廣泛認為是推動當前AI超級週期的“幕後建築師”,其2025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收入的60%歸因於AI相關應用,這進一步凸顯了其作用。預測顯示,到2025年底,AI產品的晶圓出貨量可能比2021年水平增長十二倍,凸顯了對台積電產品關鍵且不斷增長的需求。
台積電在先進節點製造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率先推出3nm、2nm、A16和A14工藝技術。**3nm節點(N3系列)**於2022年末開始量產,是當前高性能AI芯片的主力,在顯著提高邏輯密度的同時,提供了顯著的能效改進(降低25-35%)。**2nm工藝(N2)**有望在2025年末量產,需求已超出初始產能,因此需要規劃在2026年和2027年進行大規模擴張。
包括英偉達、博通和AMD在內的主要AI芯片設計公司高度依賴台積電的先進製造能力。這種相互依存關係鞏固了台積電在新興AI基礎設施領域的中立和核心作用。該公司在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70.2%,在先進AI芯片生產中的份額更高。
在財務方面,台積電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達到325億美元,同比增長30%,主要受AI和高性能計算(HPC)芯片強勁需求的推動。截至9月,其2025財年收入達到2.76萬億新台幣,同比增長36.4%。該公司目前的市盈率為32.05(根據共識2026財年每股收益估計為11.51美元,遠期市盈率為26.1倍),考慮到其強勁的增長軌跡和市場主導地位,被認為是估值合理。
儘管台積電的長期前景依然強勁,但該公司仍面臨重大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供應鏈風險。中國收緊稀土出口規定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影響了台積電來自中國的收入,從2024財年第二季度的16%下降到2025財年第二季度的9%。然而,積極的研發投資(佔收入的10%以上)和戰略性全球擴張舉措旨在緩解這些風險並增強供應鏈彈性。
專家評論:分析師仍看好長期增長
儘管近期股價波動,分析師普遍對台積電持樂觀態度。摩根士丹利最近將其對台積電的目標價從1,388新台幣上調至1,588新台幣,使其成為華爾街最高的預測。該公司引用強勁的AI需求、穩定的外匯和定價權作為此次修訂預測的關鍵驅動因素。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
"鑑於強勁的AI需求和穩定的外匯,我們也預計台積電將超出其即將公佈的2025年第四季度收入和毛利率指引。"
該銀行將台積電提升為“行業首選”,預測2025年收入同比增長33%(以美元計),毛利率高達58.5%。他們強調“AI半導體需求持續顯示出上行空間”,這得益於2026年AI ASIC和GPU的增長。他們還提出了潛在的供應短缺擔憂,英偉達的Rubin芯片可能消耗3nm晶圓並“提前其網絡芯片計劃”,這可能造成短缺並推動台積電在2026年將3nm晶圓價格提高至少5%。分析師還指出,隨著公司尋求更好的能效,客戶對台積電的2nm、A16和A14技術的廣泛採用。
展望未來:創新與產能擴張驅動未來
台積電未來的增長與其持續創新和積極的產能擴張密不可分。2025年末2nm工藝節點的成功量產,以及隨後定於2026年末推出的A16(1.6nm)技術(專門針對數據中心AI加速器)和預計到2028年的A14(1.4nm)工藝,對於滿足不斷發展的AI領域對“計算能力的永不滿足的需求”至關重要。該公司正在積極擴大其先進封裝能力,特別是CoWoS和SoIC,這些仍然是關鍵瓶頸,但對於下一代AI硬件至關重要。
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的全球擴張舉措是旨在使台積電的製造足跡多樣化、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和增強供應鏈彈性的戰略舉措。首席執行官魏哲家預計,AI加速器產品對台積電收入的貢獻將在2025年比2024年翻一番,進一步鞏固了該公司清晰的AI驅動增長軌跡,並強化了其在半導體技術未來中的關鍵作用。
來源:[1] 2026年半導體銷售額或將持續飆升:在此之前應大舉買入的1隻頂級股票 | The Motley Fool (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5/10/11/sem ...)[2] 台積電:推動AI超級週期的「幕後建築師」——深入探討其主導地位與未來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NYSE:TSM)股價下跌6.3%——發生了什麼——MarketBea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