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受到美國出口限制和北京的勸阻,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頭仍在尋求英偉達的AI芯片,包括新型B30A模型,這突顯了中美科技競爭的持續性以及英偉達關鍵的市場地位。
英偉達AI芯片在出口管制下仍受中國科技公司追捧
美國芯片製造商英偉達(NVDA)持續應對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而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控股(BABA)和字節跳動在內的中國主要科技公司對其先進人工智能(AI)芯片的需求依然強勁。儘管美國實施出口限制,且北京方面大力鼓勵採用國內替代品,但這種持續的需求凸顯了英偉達在全球AI硬件市場的關鍵地位以及中美之間持續的科技競爭。
事件詳情
中國科技公司正在積極尋求確認英偉達H20處理器的現有訂單,該處理器已於7月重新獲准在中國銷售。與此同時,這些公司正密切關注更強大的下一代Blackwell架構芯片的開發,該芯片暫定名為B30A。如果獲得華盛頓的批准,B30A預計將比H20強大得多,性能可能達到H20的六倍,而成本約為H20當前價格(10,000-12,000美元)的兩倍。H20和B30A都是其他市場銷售芯片的降級版本,專門設計用於符合美國出口法規。
相比之下,英偉達最近推出的RTX6000D(另一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芯片)只獲得了適度的關注。業內觀察人士認為,其50,000元人民幣(約合7,000美元)的價格相對於其性能而言過高,並指出其性能不如功能更強大的RTX5090,後者在中國被限制銷售,但在灰色市場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據報導,阿里巴巴、騰訊(TCEHY)和字節跳動等公司已暫緩訂購RTX6000D,等待H20出貨的明確信息以及B30A可能獲批的消息。
市場反應分析
中國市場對英偉達高性能芯片的持續需求凸顯了該國對先進AI基礎設施的迫切需求,而目前國內供應商尚無法完全滿足這一需求。英偉達股價在發布不包括中國潛在收入的季度銷售預測後下跌6%,而中國市場在上個財年貢獻了其13%的收入。這一市場反應突顯了投資者對該公司進入關鍵中國市場的敏感性。
地緣政治層面尤為突出。為了確保H20銷售的恢復,英偉達同意將其中國芯片收入的15%上繳給美國政府,這一安排實際上起到出口稅的作用。儘管這會顯著影響利潤率(H20的毛利率估計在65-75%之間),但該產品仍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然而,這項收入分成協議以及美國官員正在討論的可能收緊對華銷售限制的措施,為英偉達帶來了顯著的政策波動和市場不確定性。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中美科技競爭正在加速中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的自給自足。儘管中國監管機構曾就企業採購H20芯片一事向相關公司提出質疑,但並未實施全面禁令,這表明英偉達技術目前仍不可或缺。華為和寒武紀等公司的國內替代品正在獲得關注,但其產品在性能和供應方面仍遠落後於英偉達。例如,華為的昇騰910C僅能提供英偉達H100約60%的推理性能。為了彌補這一差距,華為將大量芯片捆綁成更大的系統,以實現與英偉達Blackwell系統相當的性能。
寒武紀的思元590芯片訂單量激增,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倍。預計到2027年,中國本土生產的AI芯片佔比將從2024年的34%上升到82%。中國在數據中心方面的巨額投資(總計280億美元)進一步凸顯了這一推動力。儘管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從2024年的66%下降到今年(假設)的55%,但中國AI芯片市場的巨大規模(預計到2030年將以30.69%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僅2025年就可能為英偉達帶來500億美元的收入機會)意味著即使市場份額減少,其收入也仍然可觀。這種局面在英偉達的短期收入增長和日益強大的中國本土產業帶來的長期威脅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專家評論
分析師們持續密切關注局勢。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預計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下降,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Vivek Arya預計,如果從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訂購的額外30萬塊H20芯片能夠順利發貨,那麼從8月到1月,英偉達在中國的銷售額可能額外增加60-100億美元。儘管面臨地緣政治阻力,但投資者對英偉達的情緒依然強勁,由於其數據中心業務和專注於AI的GPU的強勁需求,該公司股價今年已上漲超過27%。
展望未來
英偉達進入中國市場的軌跡仍然是其未來業績和更廣泛AI領域的關鍵因素。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進一步發展、B30A芯片的批准狀態和發貨時間表,以及中國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持續進展。中美科技競爭的持續性確保了政策波動將持續存在,使得英偉達的戰略調整和中國競爭格局的演變成為未來幾個季度投資者關注的中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