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自7月下旬以來,免稅市政債券市場經歷了顯著復甦,這得益於投資者資本的大量流入和市場擔憂的緩解。此次反彈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因供需失衡和政策驅動的波動而面臨挑戰之後出現的。
- 要點1 - 免稅市政債券市場自7月下旬以來出現顯著反彈,扭轉了此前的壓力。
- 要點2 - 這一復甦得益於強勁的投資者需求,在過去10週內,293億美元流入債券基金。
- 要點3 - 市場此前曾面臨嚴重的供需失衡和源於潛在政策變化及關稅擔憂的波動性。
自7月下旬以來,免稅市政債券市場經歷了顯著復甦,這得益於投資者資本的大量流入和市場擔憂的緩解。此次反彈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因供需失衡和政策驅動的波動而面臨挑戰之後出現的。
美國市政債券自7月下旬以來表現出顯著復甦,此前在今年早些時候經歷了一段相當大的壓力。免稅市場此次復甦主要歸因於投資者資本的大量湧入,扭轉了此前的供需失衡。
市政債券市場,特別是長期債券,在2025年初面臨著巨大的阻力。導致這種壓力的因素包括3月份國會關於市政債券潛在稅收的討論,4月份對關稅可能造成通脹預期的擔憂,以及政治評論後國債市場的波動,這使得交易商的市政債券對沖活動陷入癱瘓。7月出現了一個關鍵轉折點,穩定的新供應與不斷減少的需求之間出現嚴重不匹配,7月贖回資金的分配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然而,自7月下旬以來,需求猛增,隨後的10週內債券基金持續流入293億美元就證明了這一點。
這種增加的需求得到了具有吸引力的收益率的滿足,長期市政債券提供超過**5%**的收益率,與美國國債相比具有顯著的價值主張。這種收益率扭曲吸引了“交叉買家”——非傳統市政投資者——他們利用相對便宜的機會。因此,最近的債券發行被大量超額認購,導致一級和二級市場的流動性改善。市場積極的轉變也得益於對關稅及其潛在通脹影響擔憂的緩解。
當前強勁的表現與2025年上半年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市政債券表現不及其他固定收益板塊。截至2025年7月29日,彭博市政債券指數年初至今回報率為-0.79%,顯著落後於國債(3.60%)和投資級公司債(4.44%)。流動性不足和利差擴大的時期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收益率差異收窄,反映了投資者信心的恢復。市場經歷了接近創紀錄的新發行供應,上週達到220億美元,年初至今總額為3600億美元,同比增長24%。儘管供應量巨大,但強勁的需求有效吸收了這些發行量,表明投資者需求旺盛。
從歷史上看,日曆年的最後一個季度通常有利於免稅債券,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預計12月和1月的大規模再投資期將進一步提振需求。如果更廣泛的經濟繼續減速,預計將普遍轉向固定收益資產,這將特別有利於2025年的市政債券市場,尤其是在今年早些時候經歷了流動性挑戰之後。市場回歸到更正常化的相對收益率水平,預示著州和地方政府融資以及免稅收入尋求者將有一個更穩定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