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公司(GS)上週股價上漲5.4%,再次吸引了市場評論員的關注,包括吉姆·克萊默,他繼續堅稱,儘管高盛近期有所上漲且營運表現強勁,但這家金融巨頭的市盈率仍顯著偏低。此次上漲正值該行在資本市場活動復甦和戰略性涉足專業貸款的推動下,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今年迄今表現領先。

市場表現與分析師觀點

高盛集團公司(GS)股價本週收高5.4%,這一顯著漲幅凸顯了其今年迄今的強勁走勢。截至2025年9月14日,該股交易價格為780.06美元,接近其歷史最高點793.17美元

這一表現鞏固了高盛作為2025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表現最佳股票的地位,截至週一收盤,漲幅達37.4%。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英偉達公司(NVDA)同期32.4%的漲幅,以及摩根大通公司(JPM)28.9%**漲幅。

B. Riley Wealth 的市場策略師Art Hogan將投資者對高盛股票興趣的增加歸因於資本市場活動的復甦。

估值與營運優勢

儘管股價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金融評論員吉姆·克萊默堅持其長期以來的觀點,即高盛股票的市盈率出人意料地低。他指出,即使是「無聊的運輸股」也表現出更高的市盈率,而且自2009年以來,金融行業的市盈率普遍滯後。克萊默認為高盛是「世界上頂級的投資銀行」,並將其作為其信託基金中最大的持倉之一。

截至2025年9月中旬,高盛的追蹤市盈率(P/E)為17.14,預期市盈率為14.93。儘管這一市盈率高於其十年歷史平均值12.39,但考慮到該公司的增長前景,它仍被視為一個潛在的折價。按預期市淨率(P/B)計算,2.18倍高盛與同行如摩根大通(2.49倍)摩根士丹利(2.52倍)相比存在折價,且低於行業平均水平2.33倍

該行強勁的表現得益於2025年第二季度,其報告收入為145.8億美元,同比增長14.6%;淨利潤為34.7億美元,導致每股收益(EPS)達到10.91美元,同比增長27%全球銀行與市場部門是主要驅動力,收入同比增長24%,其中投資銀行費用躍升26%

高盛還表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利潤率為28.4%,營業利潤率為35.73%。該公司已連續13年提高股息,最近一次從每股3.00美元增至4.00美元,年度派息總計16.00美元,股息收益率為2.05%。這種對股東回報的承諾凸顯了管理層的信心。

專業貸款的戰略優勢

促使高盛表現優異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戰略性地涉足快速增長的為非存款金融機構(NDFI)提供「倉庫」資本以進行私人市場貸款的領域。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的銀行分析師Christopher Marinac強調了投資者對高盛在該領域突出作用的興奮。在全行業範圍內,NDFI貸款約佔FDIC監管銀行總貸款13.05萬億美元中的1.24萬億美元。2025年,此類貸款增長了20%,顯著超過了總貸款**2.5%**的增長。

高盛在NDFI貸款方面的敞口在銀行業中位居前列,第二季度佔其總貸款的49.9%,高於去年同期的48%。這與摩根大通形成鮮明對比,後者的NDFI交易約佔其貸款組合的11.8%

更廣闊的市場背景與展望

儘管高盛自身實力強勁,但該行研究團隊闡述的更廣闊市場前景仍持謹慎態度。2025年8月,高盛研究員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Andrea Ferrari警告股市存在「不友好的不對稱」,表明下一步重大走勢可能出現下行。他們指出,**標普500指數(SPX)**一直由估值擴張推動,而信用利差收緊,可能低估了經濟風險,例如增長放緩、關稅導致的通脹上升以及地緣政治擔憂。

他們的分析表明,由於高企且不斷上升的估值以及商業周期動能減弱,市場回調的可能性增高。

對於高盛本身,分析師們普遍持積極但不壓倒性看漲的態度。截至上次檢查,FactSet追蹤的分析師中有41%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52%持中性態度,7%持賣出評級。GS的共識目標價範圍從538美元815美元,平均目標價約為710.58美元。然而,一些分析師如富國銀行Mike Mayo已將目標價設定高達855.0美元

展望未來

市場似乎正在消化高盛的進一步上漲潛力,這得益於持續的交易活動、在資本市場的領導地位以及營運槓桿。每股收益增長預測依然強勁,預計2025年增長15%,2026年增長12%

然而,高盛自身研究部門對標普500指數潛在下跌以及2025年下半年關稅不確定性和美國經濟增長疲軟影響的謹慎宏觀經濟展望,將是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高盛卓越表現的可持續性可能取決於其應對這些更廣泛經濟逆風並利用其在投資銀行和專業貸款領域戰略優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