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增長19%,主要受中國和歐洲強勁需求的推動,表明該行業持續保持強勁勢頭。然而,區域增長差異正在顯現。
美國股市近期交易中普遍對電動汽車行業持看漲情緒,因為2025年7月的全球銷售數據顯示持續增長。這種樂觀情緒的基礎是主要市場的顯著進步,儘管某些地區勢頭正在減緩。
事件詳情
2025年7月,全球插電式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60萬輛,比2024年7月增長19%。這一表現使得2025年全球插電式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年初至今達到24%,其中7月份額達到26%。2025年前七個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070萬輛,同比增長27%。
對這一增長的區域貢獻顯示出不同的動態:
- 中國仍然是最大的市場,2025年7月的銷量接近100萬輛,比2024年7月增長6%。該國插電式電動汽車市場份額7月為54%,年初至今為51%。
- 歐洲表現出強勁加速,2025年7月銷量為30.2萬輛,同比增長40%。這使得歐洲的市場份額7月達到28%,年初至今達到27%。
- 相反,美國插電式電動汽車銷量在2025年7月錄得134,965輛,與2024年7月相比下降1.1%,市場份額為9.85%。
公司特定表現也突顯了這些趨勢。重要參與者比亞迪(BYDDY)保持其全球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7月,其年初至今市場份額為22.9%,在中國為29.2%。儘管如此,比亞迪第二季度報告了三年半以來的首次季度利潤下降。特斯拉(TSLA)以7.9%的年初至今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三,並在2025年第二季度以48.5%的銷量領先美國市場。然而,特斯拉7月在歐洲的新註冊量下降了40%。吉利-沃爾沃以10.8%的年初至今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二大製造商,其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了126%。
市場反應分析
電動汽車行業的持續擴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電動出行長期轉型的信心。中國強勁的增長得益於該國經濟的擴張,2025年上半年GDP增長5.3%,以及持續的政府舉措,包括對電動汽車以舊換新計劃的進一步資助。歐洲銷量的顯著增長凸顯了加速的採用率,這得益於支持性政策和日益增長的消費者接受度。小鵬汽車(XPEV)報告8月交付量同比增長169%,以及零跑汽車實現其首次半年度淨利潤,這些公司的強勁表現表明創新和市場滲透率持續快速推進。
然而,美國市場的收縮呈現出顯著的分歧。這種放緩主要歸因於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包括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可能逐步取消以及電動汽車充電成本上升。比亞迪和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命運截然不同——比亞迪註冊量增長225%,而特斯拉下降40%——這突顯了日益激烈的競爭,特別是來自正在擴大其全球足跡的中國製造商。
更廣闊的背景和影響
電動汽車行業的宏觀敘事仍然是根本性增長,這得益於電池價格的下降和車型可負擔性的提高。電池製造產能過剩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增強了電動汽車的競爭力。然而,該行業並非沒有挑戰。地緣政治不穩定繼續對全球供應鏈構成風險,特別是對特種金屬等關鍵材料,可能導致成本增加和延遲。
儘管存在局部挑戰,電動汽車的長期前景依然強勁。預測表明,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車隊預計將取代每日530萬桶的石油消耗,這是能源需求的一個重大轉變。此外,電動汽車日益普及也正在轉化為電力需求的顯著增長,預計將提高主要市場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收入。
展望未來
展望未來,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在2025年全年將達到2000萬輛以上,比2024年增長25%。這一趨勢表明今年全球銷售的新車中超過四分之一將是電動汽車。未來幾個月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監管環境的演變,特別是在美國,電池技術的持續進步,以及製造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和複雜的全球供應鏈的能力。比亞迪最近將其2025年銷售目標調整為460萬輛,低於此前550萬輛的預測,這表明即使是領先企業也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下重新調整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