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因歐洲需求疲軟宣布科隆電動汽車工廠裁員
福特汽車公司宣布計劃在其德國科隆電動汽車(EV)工廠裁員多達1000人。這項於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傳達的決定,是歐洲市場對電動汽車需求顯著疲軟的直接回應,導致計劃在2026年初之前過渡到單班制運營。
生產調整反映市場現實變化
該汽車製造商計劃從2026年1月開始,將其科隆工廠從每日兩班制運營調整為單班制。此舉旨在使生產量與當前歐洲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需求更緊密地匹配。受影響的員工將獲得自願離職補償方案。這些計劃中的裁員是在2024年11月啟動的更廣泛重組工作之外進行的,該重組工作概述了到2027年底在歐洲和英國裁減4000個職位,其中2900個集中在德國。新宣布的1000個裁員使歐洲總裁員人數達到約18%。
電動汽車普及放緩挑戰福特戰略投資
福特的這一戰略轉變凸顯了歐洲電動汽車普及的雄心勃勃的最初預測與當前市場現實之間存在顯著差異。2023年,福特投資20億美元(或23億歐元)將其科隆工廠改造為專注於電動汽車開發和生產的先進碳中和設施。這項巨額投資是基於電動汽車到2025年底將佔歐洲新車註冊量35%的預期。然而,當前數據顯示普及速度明顯較慢,截至2025年7月,電動汽車僅佔歐洲市場的15.6%。專家預測此後已下調至2025年底市場份額約為20%。導致這種減速的因素包括消費者需求疲軟、電動車型定價較高、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以及德國取消購車補貼。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和競爭格局
福特科隆工廠的情況是更廣泛的歐洲汽車行業向電動出行轉型的一個風向標。儘管福特的歐洲市場份額在2025年7月之前保持在3.3%的穩定水平,但其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該公司的車型並未出現在歐洲最暢銷的十款純電動汽車榜單中,該榜單主要由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以及大眾ID.4主導。這與中國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積極增長形成對比,比亞迪在2025年前七個月的歐洲銷量增長了251%。電動汽車普及的放緩,加上日益激烈的競爭,表明整個行業可能需要重新校準投資和生產策略。歐洲電動汽車轉型的波動性顯而易見,因為政府推動的快速普及已經超出了消費者需求,引發了人們對在面臨高成本和不斷變化的偏好中,激進電氣化戰略可持續性的質疑。
展望:繼續審視電動汽車戰略和成本匹配
福特科隆工廠的裁員和運營調整凸顯了汽車製造商在將生產成本與不斷變化的電動汽車市場需求相匹配方面面臨的持續壓力。分析師警告稱,福特面臨的挑戰將是在這個不可預測的市場轉型中保持競爭力並管理成本效率。政府激勵措施和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仍然是影響電動汽車普及速度的關鍵因素。如果消費者需求繼續落後於最初的預測,預計整個汽車行業將進一步調整投資和生產策略。福特的經驗凸顯了快速轉向電氣化的複雜性以及對動態市場狀況做出靈活響應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