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第一品牌集團在財務審查中申請破產
第一品牌集團,一家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於2025年9月29日在德克薩斯州南區申請了破產保護。此次申請引發了債權人和監管機構對涉嫌會計舞弊、不透明融資安排以及延遲向供應商付款的密切審查。該公司申報的負債介於100億至500億美元之間,遠超其估計資產10億至100億美元。
深入探討財務機制和指控
第一品牌集團的財務困境因數十億美元披露不充分的表外融資而加劇,這些融資主要與供應商和客戶發票掛鉤。該公司廣泛利用私人債務,通常被稱為「影子銀行」,透過發票進行借款,這種做法有效地將大量債務保留在資產負債表之外。截至2024年底,第一品牌集團持有23億美元的保理融資和6.82億美元的供應鏈金融(SCF),此外還有透過相關實體獲得的80多億美元傳統債務和庫存抵押融資。
審計師的一項關鍵發現表明,欠客戶發票購買者的23億美元「憑空消失了」。這給包括傑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在內的債權人帶來了巨大的潛在損失,其Point Bonita Capital基金約有7.15億美元投資於從第一品牌集團購買的應收帳款。同樣,瑞銀集團(UBS)的O'Connor對沖基金部門報告稱面臨超過5億美元的風險敞口。促成第一品牌集團部分短期借款並從中獲得70-80%收入的金融科技平台Raistone,現已成為無抵押債權人官方委員會的一部分。調查正在進行中,以確定抵押品是否被多次質押。
市場反應及私募信貸的更廣泛影響
第一品牌集團的迅速崩潰震動了投資者,加劇了對私募信貸市場(特別是小型銀行和非銀行貸款機構)中「不良貸款」的擔憂。該事件導致金融板塊股票出現顯著拋售,僅2025年10月,傑富瑞集團的股價就下跌了**25%**以上。此次事件凸顯了私募信貸領域固有的不透明性,該領域公司主要依靠私人投資者而非傳統客戶存款向企業提供貸款。
2008年以後,隨著巴塞爾協議III等針對傳統銀行的更嚴格監管的出台,形成了市場空白,私募信貸業務因此顯著增長。與傳統銀行不同,私募信貸公司無需建立資本來吸收損失或披露其帳面風險,從而可以在更少的審查下運營。批評者認為這造成了「監管套利」,即私募信貸透過在較弱的監管下運營獲得競爭優勢。這種情況與2021年格林希爾資本倒閉事件相似,引發了對此類融資模式風險管理的類似擔憂。
專家評論及未來展望
以預測安然(Enron)災難而聞名的吉姆·查諾斯(Jim Chanos)對複雜的金融系統發表評論說:「只要一切順利,沒人會提出疑問。直到出現問題,或者市場陷入困境時,人們才會說,‘等等,我們在這裡做什麼?這說不通。’」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會計學教授本·盧里(Ben Lourie)表示,當市場不景氣時,公司可能會採取可疑的做法,從而引發對潛在不當行為(例如發票被多次質押)的調查。
對私募信貸領域缺乏透明度的擔憂普遍存在。劍橋大學的拉加文德拉·勞(Raghavendra Rau)教授指出:「> 沒人知道這些傢伙持有的資產的真實價值。它們是不透明的貸款。」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警告稱該領域將出現更多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對此表示嚴重關切,稱這是「> 讓我夜不能寐的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警告稱,包括私募信貸在內的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NBFIs)的不利發展,可能會因風險敞口的增加而嚴重影響銀行的資本充足率。
聯邦檢察官正在積極調查第一品牌集團破產案的相關情況,美國破產管理機構已呼籲任命一名獨立審查員來調查潛在的不當行為,理由是存在「欺詐、不誠實或犯罪行為」的跡象。此次事件強調,如果私募信貸市場的不透明性得不到更高透明度和監管監督的解決,就可能存在系統性風險。觀察人士將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私募信貸市場監管審查的加強和潛在的政策變化,特別是考慮到美國在該行業的主導地位。
來源:[1] 第一品牌債權人要求解釋「消失」的現金 (https://www.barrons.com/advisor/articles/bank ...)[2] Nutex Health (NUTX) 證券訴訟指控欺詐和財務虛假陳述 — Hagens Berman | Morningstar (https://www.morningstar.com/news/pr-newswire/ ...)[3] 第一品牌:為什麼一家火花塞和雨刷器製造商讓華爾街擔憂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