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迪瓦作物前景改善,可可期貨回落
12月ICE紐約可可 (CCZ25) 週五收盤下跌-17點,即-0.25%,接近10.75個月低點。與此同時,12月ICE倫敦可可#7 (CAZ25) 跌幅更為明顯,下跌-49點,即-1.01%,至2.5個月低點。可可期貨的這種下跌趨勢標誌著市場情緒的轉變,主要受到西非供應前景好轉以及對全球需求的持續擔憂的影響。
事件詳情:供應增加與需求減弱
近期可可價格下跌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全球最大可可生產國科特迪瓦農業條件的改善。有利的降雨顯著改善了該地區可可作物的前景。億滋的最新報告顯示,西非最新的可可豆莢數量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7%,“顯著高於”去年的作物。農民對預計下月開始的主要作物收成持樂觀態度。
除了供應側壓力,全球可可需求也明顯減弱。過去六週的高可可價格引發了需求破壞的擔憂。主要巧克力製造商已開始在其財務報告中反映這一趨勢。瑞士蓮史賓利集團 (Lindt & Sprüngli AG) 於7月下調了本年度的利潤指引,理由是上半年巧克力銷量下降幅度超出預期。同樣,全球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百樂嘉利寶集團 (Barry Callebaut AG) 於7月第二次在三個月內下調了銷售量指引,將此次修正歸因於持續高企的可可價格。該公司報告稱,3月至5月期間的銷售量下降了-9.5%,這是其十年來最大的季度跌幅。
市場反應分析:價格敏感性與需求彈性
市場反應凸顯了可可價格對供應側改善的敏感性,以及在成本上升面前需求的彈性。可可期貨近期價格回落反映了市場預期供應增加將抵消此前的赤字。這一調整是在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期間可可期貨飆升136%,並於2025年初達到歷史最高點每公噸12,931美元之後發生的。這一急劇上漲主要是由於包括西非惡劣天氣條件在內的“完美風暴”供應中斷。
高價格對消費者行為和製造業的影響現在已清晰可見。全球可可研磨量(一個關鍵的需求指標)在第二季度所有主要地區均有所下降。歐洲可可協會報告稱歐洲同比下降7.2%,而亞洲可可協會則指出下降幅度更大,達到16.3%。北美研磨量(由國家糖果協會報告)也同比下降2.8%。這些數據表明,製造商正在減少加工量,以應對高原材料成本和終端消費者對巧克力產品需求減弱的雙重影響。
更廣泛的背景與影響:供需動態轉變
國際可可組織 (ICCO) 提供了重要背景,將其2023/24年度全球可可赤字修正為巨大的-494,000公噸,這是6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一赤字反映了2023/24年度可可產量同比下降13.1%,以及全球可可庫存與研磨量之比達到27.0%,創46年新低。然而,展望2024/25年度,國際可可組織預測將發生重大轉變,預計全球可可將出現142,000公噸的盈餘,這將是四年來的首次盈餘。這一預測預計全球可可產量將同比增加7.8%,達到484萬公噸。
展望未來:通往平衡之路
近期前景表明,隨著市場吸收西非供應前景的改善並應對需求減少,可可價格將持續承壓。科特迪瓦即將到來的主要作物收成將是一個關鍵因素,其實際產量將證實或挑戰當前樂觀的預測。對於巧克力製造商而言,可可價格的持續下跌最終將轉化為更低的投入成本,這可能緩解利潤壓力並促進銷售量的恢復。然而,當前“需求破壞”——消費者抵制更高的巧克力價格——表明,強勁需求的迴歸可能滯後於價格正常化。市場將密切關注全球研磨數據以及國際可可組織的進一步修正,以尋找可可供需平衡新均衡的跡象。
來源:[1] 科特迪瓦可可作物前景改善導致可可價格下跌 (https://www.barchart.com/story/news/35067169/ ...)[2] 可可價格和可可期貨價格 - Barchart.com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科特迪瓦可可作物前景改善導致可可價格下跌 - Nasdaq (https://www.nasdaq.com/articles/improved-iv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