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生物技術行業近期表現優於大盤,這得益於併購活動的激增、有利的政策發展以及強勁的第四季度展望。
- 生物技術表現優異 - SPDR® S&P生物技術ETF (XBI) 在過去一個月上漲9.5%,顯著跑贏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
- 併購激增 - 增加的併購活動,特別是大型戰略交易,正在重新激發投資者的興趣,全球併購在2025年達到2.6萬億美元。
- 政策和創新順風 - 涉及輝瑞的里程碑式藥品定價協議和利率政策的潛在轉變,加上人工智能在藥物發現中的整合,共同促成了積極的展望。
生物技術行業近期表現優於大盤,這得益於併購活動的激增、有利的政策發展以及強勁的第四季度展望。
在過去一個月中,生物技術行業表現出顯著的強勢,其漲幅超過了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這一表現預示著投資者對市場高風險部分的興趣重新燃起,尤其是在併購和監管方面出現關鍵催化劑之際。
SPDR® S&P生物技術ETF (XBI) 在過去一個月中錄得9.5%的顯著增長,這佔其2025年迄今漲幅的60%以上。這一飆升主要歸因於該行業併購活動的顯著增加。在全球範圍內,併購活動經歷了自2021年後疫情繁榮以來的最強勁開局,2025年迄今已達2.6萬億美元。儘管交易總數有所下降,但交易總價值卻增長了28%,這表明交易趨向於更大、更具影響力的交易,特別是在美國。
此外,輝瑞 (PFE) 最近與美國政府達成了一項里程碑式的藥品定價協議。這項協議允許輝瑞在新推出的直接面向消費者平台TrumpRx上以顯著降低的價格銷售品牌藥。在此發展之後,包括諾和諾德 (NVO)、默沙東 (MRK) 和百時美施貴寶 (BMY) 在內的主要製藥公司經歷了多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周。政府決定重新考慮對進口藥品的實質性關稅,預計將為整個行業類似的交易鋪平道路。
生物技術行業的積極市場反應是多方面的。加速的併購格局是主要驅動因素,製藥巨頭正積極尋求收購創新療法,以減輕迫在眉睫的「專利懸崖」影響——預計到本十年末,將有價值1750億美元的藥品收入因專利到期而流失。這種擴大產品線和創新的戰略需求正在為收購創造一個肥沃的環境。
此外,BMO資本市場認為,輝瑞的交易被視為製藥行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該機構指出,該行業此前一直徘徊在15年來的低點附近。這種情緒表明,增加的監管透明度和更有利的定價模式可能會釋放巨大的價值。
從經濟角度看,生物技術行業也有望受益於貨幣政策的潛在轉變。生物技術股票在降息週期中歷來表現良好,因為較低的借貸成本改善了融資條件,並增強了整合的前景。摩根士丹利美國股票策略師Andrew Pauker表示,股票市場的關注點正日益轉向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新的寬鬆週期可能在9月份開始。
生物技術的復甦與更廣泛的市場趨勢相符,其中技術創新和戰略擴張至關重要。人工智能 (AI) 在藥物發現和開發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速了創新並吸引了大量資本流入。事實上,「科技和電子產品,特別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基礎設施,如數據中心,」現在已經超越醫療保健,成為領先的併購領域,這反映了企業獲取人工智能能力的驅動力。
在更廣泛的經濟背景下,生物技術行業也因其「防禦性」特徵而獲得關注。資深生物技術投資者Eden Rahim將生物技術歸類為一個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能實現增長的行業。這種吸引力在其他增長型行業估值過高的擔憂持續存在的環境中尤為強烈,使得生物技術成為尋求穩定增長潛力的投資者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摩根士丹利研究美國製藥和生物技術部門負責人Terence Flynn觀察到,「併購的微觀條件有利,並且正在出現萌芽」,這突顯了交易的積極前景。這一觀點得到了Eden Rahim的呼應,他強調了生物技術領域內的三個關鍵投資領域:中盤股增長、新興增長和技術賦能公司。他指出該行業在其他估值過高的市場中提供顯著價值的能力。
生物技術行業的發展軌跡似乎是有利的,預計持續的併購活動將推動進一步增長。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投資銀行預計這種勢頭將持續到2025年下半年。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正在進行的監管發展,特別是關於藥品定價和關稅的,以及FDA批准的進一步明確。人工智能在藥物發現中日益增長的整合也將是創新和估值的關鍵驅動因素。
擁有強大產品線和明確盈利途徑的公司尤其處於有利地位。例如,傳奇生物科技 (Legend Biotech) 預計其藥物Carvykti到2030年將實現50億美元的銷售額,並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同樣,Apellis Therapeutics 有望加速增長,其藥物Cyphobia目標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市場,並力爭在2027年實現盈利。這些公司體現了投資者興趣向那些能夠在不斷發展的生物技術領域中展示切實治療進展和強勁財務表現的公司傾斜的更廣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