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報告:120億美元DeFi流動性閒置,凸顯普遍低效
## 執行摘要 一份關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現狀的新報告揭示了其核心基礎設施內部關鍵的低效率問題,顯示多達120億美元的數位資產閒置在流動性池中。分析表明,提供給自動化做市商(AMM)的所有資本中,有83%到95%未被積極用於交易。這種普遍存在的資本低效率對散戶參與者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數據顯示大約一半的流動性提供者(LP)正在遭受財務損失。 ## 事件詳情 所確定的核心問題是**無常損失**現象,這是AMM中提供流動性時固有的風險,即存入資產的價格與其簡單持有時的價值相比發生變化。根據調查結果,這些潛在損失並未通過所賺取的交易費用得到充分補償。研究強調,**Uniswap V3**等主要平台上的大約50%的LP遭受了負回報,導致集體赤字超過6000萬美元。 專家們所說的流動性分散加劇了這個問題。資本分散在數千個獨立的池中,其中許多未能吸引大量交易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關於此事的報告證實了這種高度集中,指出絕大多數交易量發生在可用的流動性池的“極小一部分”中,主要集中在**以太坊**區塊鏈上。 ## 市場影響 該報告的發現對DeFi生態系統的長期可行性及其對主流投資者的吸引力提出了重大挑戰。散戶LP的高損失率可能會侵蝕信心,並阻止新資本進入該領域,從而限制增長。此外,數據表明,當前的AMM模型雖然具有創新性,但存在結構性缺陷,未能為大部分用戶群提供可持續的回報。這種低效率代表了巨大的機會成本,並對去中心化經濟的整體健康造成了拖累。 ## 專家評論 金融分析師和協議開發人員指出這些數字是零售參與者模型不可持續的證據。去中心化交易協議**Bancor**進行的一項研究此前證實了這些發現,指出Uniswap V3上49.5%的LP由於無常損失而遭受了負回報。 作為回應,一些行業專家正在倡導**集中流動性**作為潛在的解決方案。這種機制允許LP將其資本分配到發生大多數交易的特定價格範圍內,而不是無限的範圍。通過集中流動性,提供者理論上可以提高資本效率,並從相同數量的資產中賺取更高的費用,從而提供一種更積極的方式來管理風險並可能減輕無常損失。 ## 更廣闊的背景 這種流動性危機是DeFi內部更廣泛的結構性問題——市場分散化的症狀。即使在集成區塊鏈上,流動性仍然孤立地存在於獨立的池中,阻礙了資本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少數協議和池中的活動過度集中表明市場仍在成熟。隨著DeFi行業的發展,解決這些根本性低效率問題對於培育一個更穩定、高效和值得信賴的金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該生態系統能夠支持複雜的、高容量的交易。

WLFI因戰略回購飆升逾19%,而STRK在市場普遍低迷中暴跌26%
## 執行摘要 數位資產市場出現顯著分化,**世界自由金融 (WLFI)** 升值 19.33% 至 0.146 美元,而 **Starknet (STRK)** 貶值 26.19% 至 0.1701 美元。WLFI 的上漲勢頭歸因於特定的內部催化劑,包括激進的資金管理和生態系統擴張。相比之下,STRK 的下跌似乎與更廣泛的市場情緒及其與 **比特幣 (BTC)** 等主要資產的相關性有關,這表明市場正在選擇性地獎勵具有獨特價值創造策略的代幣,而不是那些僅僅追隨系統性趨勢的代幣。 ## 事件詳情 ### WLFI 的戰略反彈 WLFI 的價格飆升得到多項基本行動的支持。該代幣背後的實體 **世界自由金融** 執行了 4700 萬枚 WLFI 的代幣銷毀,以減少供應並提升價值。此外,大型持有者或「鯨魚」在最近的市場崩盤後累積了超過 40 萬枚代幣。該組織本身也進行了大量投資,在市場低迷期間購買了價值 1000 萬美元的 WLFI。這種戰略性購買促使價格從歷史低點 0.072 美元回升超過 100%。關聯的 **USD1** 穩定幣的增長,其持有者已擴展到約 37.7 萬人,也增強了投資者對生態系統實用性和長期可行性的信心。 ### Starknet 的市場驅動下跌 相比之下,**Starknet (STRK)** 經歷了超過 26% 的嚴重價格下跌。市場觀察人士將此次暴跌主要歸因於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其中機構從 **比特幣 ETF** 中贖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超過 2%。STRK 與 **比特幣** 的高度相關性使其面臨這種市場範圍的波動性。儘管該代幣價格下跌,但網路的基本面仍然異常強勁,其總鎖定價值 (TVL) 穩定在 3.4 億美元以上,表明平台上的開發者和用戶活動持續。 ## 市場影響 WLFI 和 STRK 的分化表現為當前市場動態提供了重要的見解。投資者正在表現出對具有積極和透明價值累積機制資產的明確偏好。WLFI 使用代幣銷毀和戰略回購,這種策略與其他公司實體用於管理股權的策略類似,受到了積極的評價。 相反,STRK 的表現是加密領域高 beta 資產相關風險的案例研究。即使擁有強大的底層技術和健康的 TVL,其價格走勢仍然受到宏觀因素和 **比特幣** 等市場領導者表現的嚴重影響。這表明,在市場不確定時期,沒有獨特、即時催化劑的資產更容易受到系統性拋售的影響。 ## 更廣泛的背景 此次事件突顯了企業加密貨幣採用和財務戰略中不斷演變的新局面。WLFI 的行動標誌著朝著將代幣經濟學作為財務管理的積極工具,旨在直接影響估值的方向發展。它將該資產定位為如何在去中心化生態系統中實施公司式財務策略的案例研究。 與此同時,**Starknet** 面臨的壓力凸顯了 Layer-2 解決方案和其他山寨幣在使其市場表現與 **比特幣** 脫鉤方面的持續挑戰。雖然網路效用和 TVL 是重要的長期指標,但短期估值仍然與更廣泛的「加密市場 Beta」緊密相關。這種動態迫使投資者權衡基本項目實力與系統性市場風險,這是數位資產類別投資組合構建的關鍵考慮因素。

獨立比特幣礦工以1.2 TH/s算力賺取26.6萬美元獎勵,凸顯網路機率性
## 事件詳情 一名獨立的比特幣礦工成功解決了區塊924,569,獲得了完整的區塊獎勵3.146 BTC,按事件發生時計算價值約為266,000美元。該礦工僅以1.2 TH/s的算力完成了這一壯舉,相對於整個網路算力而言,這是一個極低的計算能力。這使得此次成功驗證區塊成為一個統計學上的罕見事件。 ## 金融機制與機率 比特幣挖礦是一個礦工們競爭解決複雜數學問題的過程,獲勝者有權將下一個區塊添加到區塊鏈並獲得相應的獎勵。成功與礦工在總網路算力中所佔的份額成正比。鑑於當前總網路算力以每秒數百exa哈希(EH/s)計算,1.2 terahash每秒(TH/s)的操作代表了總算力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為了說明機率,4月份(當時網路難度較低)的分析估計,一台1.2 TH/s的機器成功挖出區塊的每日機率僅為0.00068390%。因此,這一事件可以比作中彩票。可能使用的硬體,例如運行在**BM1370 ASIC**晶片上的**Bitaxe Gamma 601**,以其低功耗(15-17W)和可訪問性而著稱,這表明以最少的硬體資本支出參與網路是可能的。 ## 市場影響 這一事件對比特幣價格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對於網路的去中心化敘事具有重要意義。它提供了一個概念驗證,即**比特幣**協議按設計運行,允許任何參與者,無論規模大小,都有機會賺取獎勵。儘管今年有幾位獨立礦工取得了類似的成功,但挖礦領域的主導力量仍然是大型上市礦業公司和私人礦池,它們匯集了數千名參與者的算力,以平滑獎勵波動。 ## 更廣泛的背景 儘管這被視為個人的勝利,但這一事件並未從根本上改變挖礦產業的經濟現實。專業挖礦營運的商業模式建立在規模、效率和可預測的收入流之上,這就是為什麼池挖礦模式盛行的原因。獨立挖礦仍然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且成功機率極低的嘗試。然而,這些事件有力地提醒了**比特幣**網路底層無許可的性質,這是其價值主張的核心宗旨。它們強調,在其基礎層,網路對所有參與者保持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