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喬治亞法院命令前總理比濟納·伊凡尼什維利的前顧問,在貪污罪名成立後,償還9,000枚比特幣(BTC),價值約8.5億美元。
- 喬治亞法院裁定比濟納·伊凡尼什維利勝訴,命令償還9,000枚BTC。
- 前顧問吉奧爾基·巴奇亞什維利被判犯有貪污和洗錢罪,並被判處11年監禁。
- 巴奇亞什維利曾是伊凡尼什維利的私人理財師,據稱在定罪後逃離喬治亞。
喬治亞法院命令前總理比濟納·伊凡尼什維利的前顧問,在貪污罪名成立後,償還9,000枚比特幣(BTC),價值約8.5億美元。

喬治亞法院已裁定前總理比濟納·伊凡尼什維利的前顧問,在因貪污和洗錢罪被定罪後,必須償還9,000枚比特幣(BTC),價值約8.5億美元。
喬治亞法院已發布一項裁決,強制吉奧爾基·巴奇亞什維利(曾任共同投資基金負責人兼比濟納·伊凡尼什維利的私人理財師)向伊凡尼什維利歸還9,000枚比特幣(BTC)。這些比特幣目前的估值約為8.5億美元。這項司法判決完全支持了伊凡尼什維利的主張,即巴奇亞什維利在其任職期間挪用了大量加密貨幣。
法律訴訟源於伊凡尼什維利於2023年提出的一份申訴,檢察官指控巴奇亞什維利非法獲取了3900萬美元的加密資金。2025年3月,提比里斯市法院裁定巴奇亞什維利犯有貪污和洗錢罪,並缺席判處11年監禁。當局報告稱,巴奇亞什維利於3月2日離開喬治亞,非法越境進入亞美尼亞。
爭議的核心是9,000枚比特幣(BTC),在法院裁定時的價值為8.5億美元。這一估值突顯了數位資產持有量的巨大財務影響。貪污指控涉及涉嫌挪用加密資金,凸顯了管理和保護數位資產的挑戰,尤其是在委託給第三方時。該裁決為這些數位資產的歸還提供了明確指令,強調了法律系統處理涉及加密貨幣的複雜金融犯罪的能力。
此案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資產追回樹立了重要先例,特別是在涉及大量比特幣持有量和白領犯罪指控的法律糾紛中。定罪和隨後的歸還命令說明了對涉及數位資產的金融不當行為日益嚴格的審查和監管回應。它強調了法律框架在強制追究挪用加密貨幣責任方面的潛力,這可能會影響Web3領域中的投資者信心和公司治理實踐。結果可能會鼓勵更健全的數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和更明確的加密貨幣相關詐欺受害者的法律追索權,從而促進數位資產市場法律基礎設施的成熟。此事件還突顯了追蹤和追回已跨越國際邊界的資產的複雜性,特別是在個人試圖逃避法律後果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