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情緒指標顯示AI泡沫擔憂減少
投資者對人工智慧(AI)相關資產潛在投機泡沫的擔憂已顯著下降,根據最近追蹤公眾情緒和搜尋趨勢的分析。這一轉變表明夏季末市場出現的強烈投機狂熱暫時有所緩和。
市場指標變化的詳細情況
「AI泡沫」的網路搜尋量顯著下降,已跌至8月底觀察到的峰值的15%。這一峰值出現在8月21日,當時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份報告指出許多組織在AI投資方面的回報有限,同時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的評論暗示投資者情緒可能「有點過於興奮」。此外,OpenAI的GPT-5原定於8月發布,但據報導表現平平,僅提供微不足道的改進,而非向通用人工智慧邁進的實質性飛躍。有趣的是,**「AI繁榮」的搜尋量也比「AI泡沫」**搜尋量早一周達到峰值,達到後者的40%,然後回落。
除了搜尋數據,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的分析師還使用一個基於Python的工具來監測新聞報導中對AI泡沫的擔憂。該工具在8月最後一周記錄到泡沫擔憂達到峰值,得分為10分中的7.3分。此後,這一情緒評分已回落至5.1分,表明金融新聞中表達的擔憂有所減少。
擔憂緩解的分析
觀察到的**「AI泡沫」**情緒緩解似乎與幾個因素相關。GPT-5表現平平可能緩解了一些圍繞即時AI突破的誇大預期。同時,Sam Altman等有影響力人物的警告,加上質疑AI投資短期回報的數據,可能促使一些投資者採取了更為審慎的觀點。這種轉變表明市場正在擺脫8月底出現的強烈投機狂熱,從而能夠更批判性地評估AI的近期發展軌跡和財務影響。
更廣泛的背景和市場影響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強調,金融泡沫很少是線性事件,通常以波浪形式膨脹,而非直線式的上升和崩潰。他們將此與網際網路泡沫進行了比較,當時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在最終達到峰值和隨後下跌之前經歷了多次上漲和回調,這表明當前擔憂的減少並不排除未來泡沫擔憂的再次出現。高德納(Gartner)炒作週期理論也支持這一觀點,它提出了創新、膨脹預期、幻滅、啟蒙和生產力等階段。
當前的AI敘事仍然是市場的主導力量。據報導,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來,AI相關股票貢獻了標普500指數75%的回報、80%的盈利增長和90%的資本支出增長。這種增長集中在少數公司中,形成了一些分析師所描述的AI**「循環經濟」,即AI公司通過融資資助英偉達(NVIDIA)等基礎設施供應商,而英偉達的收入又為進一步融資提供了依據。儘管英偉達(NVIDIA)(市盈率為56)和Palantir**(市盈率超過500)等公司表現出較高的估值,但分析師認為,即使在嚴峻的市場低迷時期,它們的底層業務也具有彈性。
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和BMO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在內的主要金融機構已上調2025年末和2026年的標普500指數目標,這主要得益於AI的變革潛力以及強勁的盈利前景。儘管面臨宏觀經濟逆風,包括聯邦政府停擺,市場仍顯示出韌性,表明AI是傳統擔憂的強大對沖。
專家對非線性趨勢的評論
正如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所闡述的,'''儘管AI繁榮可能結束,但它可能不會立即破滅。換句話說,泡沫並非整齊的線性趨勢。它們通常以波浪形式膨脹,伴隨著劇烈的下跌。''' 這一觀點得到了高德納炒作週期的印證,該週期描述了新技術採納的週期性。雖然一些策略師越來越樂觀,上調標普500指數目標,但警惕的聲音強調了風險,例如**「日益循環」的AI生態系統,技術可能無法達到雄心勃勃的投資者預期,以及一些缺乏堅實基本面的「純AI」**初創公司估值的可持續性。
展望:波動性和風險評估
儘管對AI泡沫的即時擔憂已消退,但市場仍易受波動性影響。投機週期的非線性性質,正如歷史先例所觀察到的,表明圍繞AI泡沫的討論可能會再次出現。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和公司收益,以評估AI驅動的增長是否能持續證明當前估值的合理性。此外,近四分之三的標普500指數公司在其公開披露中將AI視為重大風險的趨勢日益增加,這強調了對AI雙重性質的細緻理解,即它既包含巨大潛力,也面臨重大的營運、監管和聲譽挑戰。市場在近期宏觀經濟事件面前的韌性是積極的,但這種韌性因以下理解而有所緩和:技術和動量股的倉位仍然很重,即使10月進入季節性強勢期,也可能使市場容易受到衝擊。
來源:[1] 投資者目前不擔心AI泡沫的一個明確跡象 - MarketWatch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heres-one-c ...)[2] 投資者目前不擔心AI泡沫的一個明確跡象 | Morningstar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AI中的泡沫:過去的回響,現在的教訓 - RIA - 真實投資建議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