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分析了兩家關鍵人工智慧相關公司——Aehr Test Systems和Figma的市場表現,詳細闡述了它們的增長軌跡、財務狀況以及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包括監管決策對科技收購的影響以及人工智慧領域不斷變化的格局。
科技產業駕馭人工智慧創新與監管障礙
美國股市近期對特定人工智慧(AI)相關公司表現出高度集中關注,其中Aehr Test Systems (AEHR)的股價顯著反彈,而Figma (FIG)則在監管挑戰的同時,經歷了上市後顯著的波動。這正值更廣泛的科技產業持續適應人工智慧創新加速的影響以及反壟斷監管機構日益嚴格的審查。
Aehr Test Systems:向人工智慧晶片測試的戰略轉型
Aehr Test Systems作為半導體測試領域的老牌企業,已進行戰略轉型,以適應AI時代的需求。該公司歷來專注於碳化矽(SiC)晶圓級燒機測試,現已積極轉向AI專用解決方案。這一重新定位促使其股價顯著復甦,此前曾從2023年的50多美元跌至2025年的7美元以下,隨後反彈至26.21美元。
財務方面,Aehr在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淨收入1830萬美元,較2024年同期760萬美元增長140%。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對其Sonoma超高功率測試系統的需求,這些系統專為AI處理器定制。截至2025年5月,公司積壓訂單也激增至1500萬美元,高於2024年的700萬美元,反映出對其在數據中心用於測試垂直集成或“堆疊”AI晶片的能力的興趣日益增長。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2025財年總收入從2024年的6600萬美元降至5900萬美元,並伴隨600萬美元的營運虧損,與上一財年的1000萬美元利潤形成對比。Aehr還推出了其首個專門用於AI處理器的生產晶圓級燒機(WLBI)系統,並收購了Incal Technology以擴大其測試解決方案。
Figma:高增長、估值審查和監管干預
基於雲的設計軟體公司Figma於7月31日經歷了備受矚目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股價定為33美元。股價迅速飆升三倍,達到122美元以上的高點,隨後穩定在70美元左右,截至9月初市值為340億美元。這次最初的飆升反映出投資者對其快速增長和產品卓越性的強烈熱情。
Figma表現出強勁的銷售擴張,從2023年的5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5億美元,並在過去12個月內達到8.2億美元。其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1%至2.496億美元,公司報告該季度淨利潤為2820萬美元。然而,市場最初的狂熱已被對其估值倍數和實現持續盈利的長期路徑的擔憂所抑制。儘管其“40法則”得分(63)超過了Adobe和Shopify等同行,表明其在增長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現出色,但其遠期市銷率(P/S)為34倍,仍顯著高於Adobe的7倍銷售額。
對於Figma來說,一個重要事件是Adobe試圖以200億美元收購,但由於歐盟委員會和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的監管機構認為沒有明確的批准途徑,該收購於2023年12月18日雙方同意終止。Adobe隨後向Figma支付了10億美元的終止費。監管機構引用的擔憂包括設計軟體市場競爭減少、消除重大競爭威脅以及存在“反向殺手式收購”的可能性,即Adobe可能會停產其自身的交互式產品設計工具Adobe XD。此次監管干預加劇了圖形設計軟體市場的競爭。
市場動態與監管影響分析
Aehr Test Systems近期的復甦突顯了市場對向高增長AI利基市場進行戰略轉型的公司的響應。儘管近期營運虧損,但其專注於技術複雜且服務不足的堆疊AI晶片測試領域,加上不斷增長的積壓訂單,激發了投資者的樂觀情緒。這表明,儘管存在一些歷史波動,但市場認為其在半導體產業的專業產品被低估。
相反,Figma的經歷凸顯了科技產業高增長估值的雙刃劍性質。儘管其強勁的收入增長和市場滲透率是不可否認的,但其股價隨後的回調反映了投資者對過高預期以及將快速擴張轉化為持續盈利的挑戰的謹慎。Adobe收購被阻止的案例,有力地說明了監管機構對科技產業併購的審查日益嚴格,尤其是涉及主導企業收購創新顛覆者的交易。這一決定樹立了一個重要的先例,表明全球反壟斷監管機構堅決反對被認為會扼殺競爭和創新的交易,最終通過促進更具競爭力的格局而使更廣泛的市場受益。
展望未來
對於Aehr Test Systems而言,未來的業績可能與對AI處理器的持續需求以及公司擴展到氮化鎵(GaN)功率半導體和矽光子學等新領域的能力息息相關。管理層預計2026財年大多數細分市場的訂單將增長,這得益於持續的研發工作。
對於Figma而言,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將是其持續的收入增長、在與Adobe激烈競爭中提高盈利能力的能力,以及如何應對投資者對其高估值倍數的預期。Adobe-Figma合併被阻止的更廣泛影響將繼續影響科技產業的併購戰略,公司在試圖收購有前景的創新企業時將面臨更高的監管障礙。AI創新不斷發展的格局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市場情緒和投資機會的主要驅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