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百度開始利用內部設計的AI晶片,在美國出口限制下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這一戰略轉變推動了中國公司的積極市場反應,預示著全球AI晶片市場可能重新調整,同時也給英偉達帶來了挑戰。
引言
美國股市表現不一,投資者正在消化有關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戰略轉變的報導。領先的中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BABA) 和 百度公司 (BIDU) 正在越來越多地部署自主設計的晶片用於AI模型訓練,從而部分減少了對英偉達公司 (NVDA) 處理器的依賴。這一發展受到美國出口限制和國家推動技術自給自足的驅動,引發了相關股票估值的顯著波動,並預示著全球AI晶片市場可能進行重新校準。
事件詳情
阿里巴巴自2025年初以來,已將其專有的「真武」AI處理器整合到其面向較小AI模型的運營中。據報導,這些晶片與英偉達的H20具有競爭力,後者是英偉達在遵守美國出口管制後專門為中國市場定制的先進AI GPU版本。同樣,百度正在試驗其崑崙P800晶片,用於開發其文心AI模型的新版本。這一轉變代表了兩家中國傑出科技公司運營戰略的重大變化,它們在歷史上一直依賴英偉達的市場領先硬體來處理其複雜的AI工作負載。
市場反應與分析
投資者對阿里巴巴和百度在晶片獨立方面取得的進展反應積極。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漲6.35%,至152.40港元,使其年初至今的漲幅達到驚人的83.95%。此次上漲也符合阿里巴巴更廣泛的AI擴張戰略,其中包括3800億元人民幣(530億美元)為期三年的人工智慧及相關技術投資承諾,以及近期主要用於數據中心擴展的32億美元融資。報告發布後,百度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也大幅上漲8%。
推動國內晶片加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美國對先進AI晶片輸華出口限制的收緊。這些規定使得中國公司獲取高端圖形處理器變得複雜,迫使它們培育本土替代品。儘oretically,儘管中國公司仍在其最尖端的AI模型中使用英偉達晶片,但轉向內部解決方案以滿足其日益增長的AI基礎設施需求,標誌著一種戰略性脫鉤。
對於英偉達而言,這一發展對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構成了潛在的負面壓力,中國是一個關鍵的增長區域。儘管英偉達已獲得在中國銷售其H20晶片的許可,但一項要求與美國政府分享15%收入的協議意味著財務負擔,可能導致毛利率下降5%至15%。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阿里巴巴和百度的舉動凸顯了中國實現技術自給自足的更廣泛國家倡議,尤其是在AI半導體這一關鍵領域。像寒武紀科技這樣的中國AI晶片專業公司已經實現了顯著增長,營收同比增長43倍,因為企業轉向使用國產AI晶片。
全球半導體產業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6970億美元,正受到這些地緣政治動態的深刻影響。美國出口管制旨在限制中國的技術進步,卻無意中加速了中國的國內生產能力,並推動了全球供應鏈的重新配置。
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的雲基礎設施支出同比增長16%,達到116億美元,市場預測顯示持續增長。阿里雲保持33%的 dominant 市場份額,使其能夠在其廣泛的雲生態系統中充分利用這些內部晶片的進步。儘管中國晶片目前落後於英偉達最複雜的國際產品,但與英偉達針對中國市場的H20實現了對等,表明技術差距正在縮小。
展望
中國科技巨頭對AI晶片獨立性的持續追求,有望進一步碎片化全球AI晶片市場。這不僅可能加劇英偉達在中國的競爭,隨著中國晶片開發商的成熟,也可能影響其他市場。未來的發展將取決於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演變以及英偉達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調整。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公司擴大其內部晶片生產和性能的能力,將對AI領域的長期競爭格局起到決定性作用。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這些趨勢,以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新調整,以獲取未來市場方向的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