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进口品牌药征收100%关税
美国总统政府已出台一项新政策,对所有进口品牌和专利药品征收100%的关税,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这一重大的贸易措施旨在激励国内制造业,减少对外国药品生产的依赖,可能重塑全球制药格局。
关税机制与企业风险暴露
该关税对进口品牌和专利药品的报关价值征收100%的税费。对于一家将产品进口到其美国子公司销售的外国制药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在边境支付全部关税,直接影响销货成本(COGS),进而影响损益表。这些增加的成本的任何回收都将通过下游的定价或回扣调整来实现。
诺和诺德(NVO)、赛诺菲(SNY)和阿斯利康(AZN)被认为是受此新政策影响最大的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严重依赖GLP-1产品在美国的销售,因此特别脆弱,其超过50%的自由现金流面临风险。同样,赛诺菲的高利润产品度普利尤单抗和阿斯利康庞大的美国产品组合也面临风险。政策中的一项关键豁免允许公司如果在美国建设或正在建设制造工厂,则可以避免关税。
市场反应与战略重新定位
关税的宣布引发了制药行业的重大战略回应,表现为美国制造业投资承诺空前激增。主要制药公司已承诺在未来5-10年内投入超过2700亿美元,以扩大美国制造能力,这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回流运动之一。
赛诺菲已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投资200亿美元用于其在美国的制造能力和研发。礼来(LLY)一直处于这一转变的前沿,自2020年以来已承诺向美国制造业投入500亿美元,其中包括最近宣布的270亿美元用于四个新设施。安进(AMGN)也正在通过6.5亿美元的投资扩建其在波多黎各的生产基地。这些投资主要旨在获得即将到来的关税豁免。
阿斯利康(AZN)、**赛诺菲(SNY)和诺和诺德(NVO)**的市场估值被认为已经反映了这些近期关税风险。分析师认为,随着这些公司在美国的制造计划推进并减轻关税的财务影响,这些股票可能会升值。
更广泛的影响和行业受益者
这项政策除了对个别公司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外,还具有重大的宏观经济意义。推动国内制造业预计将增强美国基本药物供应链的韧性,解决对外国药品生产的历史依赖。美国目前每年进口超过82.8万公吨药品,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七倍。
该政策有望在该领域内创造明显的受益者和受挑战的实体。美国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CDMOs)以及设备供应商,如赛默飞世尔科技(TMO)、丹纳赫(DHR)、威士达制药服务(WST)和卡特兰(CTLT)预计将受益。积极建设产能的美国本土创新者,包括礼来(LLY)、再生元制药(REGN)和安进(AMGN)**,也处于有利地位。
相反,那些在美国有大量业务但缺乏积极的美国制造基地建设的欧盟出口商,如诺华(NVS)和罗氏(RHHBY),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分析师预计,由于关税影响,诺华可能每年损失8亿美元,罗氏可能损失10亿瑞士法郎。该政策还引发了对不可替代品牌药可能产生传导性通胀的担忧,这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的处方药成本更高。
展望与关键观察因素
制药行业正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中航行。2025年10月1日实施的100%关税将需要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新的定义和认证制度。由于现有的“零对零”药品协议,预计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将提出挑战。
未来几个月,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受影响公司在美国制造投资的进展、潜在的政策调整或豁免,以及对处方药定价和供应的更广泛影响。该政策在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同时控制医疗成本的最终成功将显著影响全球制药行业的长期结构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