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到美国出口限制和北京的劝阻,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巨头仍在寻求英伟达的AI芯片,包括新型B30A模型,这突显了中美科技竞争的持续性以及英伟达关键的市场地位。
英伟达AI芯片在出口管制下仍受中国科技公司追捧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A)持续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而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控股(BABA)和字节跳动在内的中国主要科技公司对其先进人工智能(AI)芯片的需求依然强劲。尽管美国实施出口限制,且北京方面大力鼓励采用国内替代品,但这种持续的需求凸显了英伟达在全球AI硬件市场的关键地位以及中美之间持续的科技竞争。
事件详情
中国科技公司正在积极寻求确认英伟达H20处理器的现有订单,该处理器已于7月重新获准在中国销售。与此同时,这些公司正密切关注更强大的下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的开发,该芯片暂定名为B30A。如果获得华盛顿的批准,B30A预计将比H20强大得多,性能可能达到H20的六倍,而成本约为H20当前价格(10,000-12,000美元)的两倍。H20和B30A都是其他市场销售芯片的降级版本,专门设计用于符合美国出口法规。
相比之下,英伟达最近推出的RTX6000D(另一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只获得了适度的关注。业内观察人士认为,其50,000元人民币(约合7,000美元)的价格相对于其性能而言过高,并指出其性能不如功能更强大的RTX5090,后者在中国被限制销售,但在灰色市场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据报道,阿里巴巴、腾讯(TCEHY)和字节跳动等公司已暂缓订购RTX6000D,等待H20出货的明确信息以及B30A可能获批的消息。
市场反应分析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高性能芯片的持续需求凸显了该国对先进AI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而目前国内供应商尚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英伟达股价在发布不包括中国潜在收入的季度销售预测后下跌6%,而中国市场在上个财年贡献了其13%的收入。这一市场反应突显了投资者对该公司进入关键中国市场的敏感性。
地缘政治层面尤为突出。为了确保H20销售的恢复,英伟达同意将其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这一安排实际上起到出口税的作用。尽管这会显著影响利润率(H20的毛利率估计在65-75%之间),但该产品仍具有很高的盈利能力。然而,这项收入分成协议以及美国官员正在讨论的可能收紧对华销售限制的措施,为英伟达带来了显著的政策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
更广泛的背景和影响
中美科技竞争正在加速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的自给自足。尽管中国监管机构曾就企业采购H20芯片一事向相关公司提出质疑,但并未实施全面禁令,这表明英伟达技术目前仍不可或缺。华为和寒武纪等公司的国内替代品正在获得关注,但其产品在性能和供应方面仍远落后于英伟达。例如,华为的昇腾910C仅能提供英伟达H100约60%的推理性能。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华为将大量芯片捆绑成更大的系统,以实现与英伟达Blackwell系统相当的性能。
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订单量激增,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倍。预计到2027年,中国本土生产的AI芯片占比将从2024年的34%上升到82%。中国在数据中心方面的巨额投资(总计280亿美元)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推动力。尽管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4年的66%下降到今年(假设)的55%,但中国AI芯片市场的巨大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以30.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仅2025年就可能为英伟达带来500亿美元的收入机会)意味着即使市场份额减少,其收入也仍然可观。这种局面在英伟达的短期收入增长和日益强大的中国本土产业带来的长期威胁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专家评论
分析师们持续密切关注局势。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预计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下降,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Vivek Arya预计,如果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订购的额外30万块H20芯片能够顺利发货,那么从8月到1月,英伟达在中国的销售额可能额外增加60-100亿美元。尽管面临地缘政治阻力,但投资者对英伟达的情绪依然强劲,由于其数据中心业务和专注于AI的GPU的强劲需求,该公司股价今年已上涨超过27%。
展望未来
英伟达进入中国市场的轨迹仍然是其未来业绩和更广泛AI领域的关键因素。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进一步发展、B30A芯片的批准状态和发货时间表,以及中国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持续进展。中美科技竞争的持续性确保了政策波动将持续存在,使得英伟达的战略调整和中国竞争格局的演变成为未来几个季度投资者关注的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