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利用内部设计的AI芯片,在美国出口限制下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这一战略转变推动了中国公司的积极市场反应,预示着全球AI芯片市场可能重新调整,同时也给英伟达带来了挑战。

引言

美国股市表现不一,投资者正在消化有关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战略转变的报道。领先的中国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BABA) 和 百度公司 (BIDU) 正在越来越多地部署自主设计的芯片用于AI模型训练,从而部分减少了对英伟达公司 (NVDA) 处理器的依赖。这一发展受到美国出口限制和国家推动技术自给自足的驱动,引发了相关股票估值的显著波动,并预示着全球AI芯片市场可能进行重新校准。

事件详情

阿里巴巴自2025年初以来,已将其专有的“真武AI处理器整合到其面向较小AI模型的运营中。据报道,这些芯片与英伟达H20具有竞争力,后者是英伟达在遵守美国出口管制后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先进AI GPU版本。同样,百度正在试验其昆仑P800芯片,用于开发其文心AI模型的新版本。这一转变代表了两家中国杰出科技公司运营战略的重大变化,它们在历史上一直依赖英伟达的市场领先硬件来处理其复杂的AI工作负载

市场反应与分析

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百度芯片独立方面取得的进展反应积极。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涨6.35%,至152.40港元,使其年初至今的涨幅达到惊人的83.95%。此次上涨也符合阿里巴巴更广泛的AI扩张战略,其中包括3800亿元人民币(530亿美元)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投资承诺,以及近期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扩展32亿美元融资。报告发布后,百度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也大幅上涨8%。

推动国内芯片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美国对先进AI芯片输华出口限制的收紧。这些规定使得中国公司获取高端图形处理器变得复杂,迫使它们培育本土替代品。尽管中国公司仍在其最尖端的AI模型中使用英伟达芯片,但转向内部解决方案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AI基础设施需求,标志着一种战略性脱钩。

对于英伟达而言,这一发展对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构成了潜在的负面压力,中国是一个关键的增长区域。尽管英伟达已获得在中国销售其H20芯片的许可,但一项要求与美国政府分享15%收入的协议意味着财务负担,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5%至15%。

更广泛的背景和影响

阿里巴巴百度的举动凸显了中国实现技术自给自足的更广泛国家倡议,尤其是在AI半导体这一关键领域。像寒武纪科技这样的中国AI芯片专业公司已经实现了显著增长,营收同比增长43倍,因为企业转向使用国产AI芯片

全球半导体产业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970亿美元,正受到这些地缘政治动态的深刻影响。美国出口管制旨在限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却无意中加速了中国的国内生产能力,并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云基础设施支出同比增长16%,达到116亿美元,市场预测显示持续增长。阿里云保持33%的 dominant 市场份额,使其能够在其广泛的云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这些内部芯片的进步。尽管中国芯片目前落后于英伟达最复杂的国际产品,但与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的H20实现了对等,表明技术差距正在缩小。

展望

中国科技巨头对AI芯片独立性的持续追求,有望进一步碎片化全球AI芯片市场。这不仅可能加剧英伟达在中国的竞争,随着中国芯片开发商的成熟,也可能影响其他市场。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以及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扩大其内部芯片生产和性能的能力,将对AI领域的长期竞争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这些趋势,以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新调整,以获取未来市场方向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