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股市科技板块出现细微反应,投资者消化了高盛关于人工智能(AI)领域可能存在估值过高部分的警告性评估。该公司的分析指出,投资者审查日益严格,一些人工智能驱动公司的增长轨迹面临重新评估。

事件详情

高盛美国股票策略师瑞安·哈蒙德表达了担忧,认为人工智能投资,特别是作为资本支出(capex)的百分比,可能正在接近饱和点,这可能令投资者失望。尽管大量的资本支出投资推动了参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如半导体、电气设备和技术硬件公司——但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和整个2026年,资本支出将急剧减速。

近期几家知名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市场表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些担忧。英伟达公司 (NVDA) 股价在过去五个交易日下跌了6%,反映出一些芯片制造商尽管报告强劲,但仍普遍存在“利好出尽”现象。同样,Salesforce (CRM) 在发布第二财季财报后立即下跌了4%,尽管其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了预期。这一反应主要归因于销售前景不及预期,以及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巨额投资的变现速度慢于预期有所保留,这导致Salesforce股价年初至今下跌了22%。特斯拉 (TSLA)Palantir (PLTR) 也被列为“估值过高”的人工智能股票的例子。

市场反应和估值动态分析

高盛的警告加剧了人工智能行业内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市场审慎的态度正在导致股价出现剧烈且有时相互矛盾的走势,这挑战了“仅凭当前强劲盈利就能保证所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获得积极市场反响”的传统观念。这表明市场情绪正从普遍看涨转向更为谨慎,促使投资者仔细审视行业特定基本面,并重新评估增长叙事,尤其是在前瞻性指引和战略性人工智能举措的实际影响方面。

尽管当前整体市场的估值较高,但并未达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代的“泡沫区”。标普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目前徘徊在21倍左右,高于15-16的长期平均水平,但显著低于1999年超过25倍的水平。至关重要的是,当今许多领先的科技公司盈利能力强劲,现金流充裕。然而,报告强调,互联网泡沫时代的估值模式正在特定人工智能股票中显现,例如Palantir的市盈率高达522倍。

更广泛的背景和影响

当前的人工智能投资周期呈现出双重叙事。一方面,超大规模提供商今年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入的巨额资本支出(估计超过3500亿美元)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增量收入和成本节约的早期迹象正在显现,表明正在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向经济回报更清晰的阶段过渡。高盛承认这一长期机遇,并预测人工智能推理市场将急剧增长。

然而,该公司的警告指出人工智能普及速度与市场预期之间可能存在脱节。正如Fitz-Gerald Group首席投资官基思·菲茨-杰拉德所言:

“人工智能有潜力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并创造全新的行业。但短期内,市场几乎总是高估普及速度,而且人工智能公司起步如此之快,许多注定会失败。” 这种情绪凸显了某些人工智能驱动型股票可能被定价过高的风险,如果现实未能达到预期,它们容易受到回调。衡量人工智能项目即时投资回报率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影子”人工智能使用(提高工人生产力但数据中不总是捕获)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盛对某些高估值的人工智能股票表示谨慎,但他们也指出了人工智能行业内的特定机会领域。该券商对提供基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公司,例如英伟达博通 (AVGO),持看涨态度,因为它们在商业和定制芯片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软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公司尽管上涨,但仍被视为被低估,并受益于正在进行的基础设施热潮。

展望

投资者将继续关注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的轨迹,特别是预计在2025年末和2026年出现的放缓,这可能给严重依赖持续资本支出增长的公司带来估值压力。市场还将密切关注人工智能货币化的实际证据以及效率优势在更广泛经济中的广泛实现。即将发布的财报和经济指标将提供更多关于人工智能投资如何转化为企业盈利和整体经济增长的见解,从而塑造投资者情绪并可能影响动态技术格局中的资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