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尼爾森IQ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費科技和耐用品市場收入增長4.6%,達到4030億美元。儘管面臨更廣泛的經濟不確定性,但在強大的IT行業表現、蓬勃發展的線上銷售和策略性消費者購買模式的推動下,該行業全年預計將實現2%的穩定增長。區域差異凸顯了中國在政府政策推動下的顯著增長,而不斷擴大的翻新市場則突顯了消費者價值觀念和可持續發展優先級的根本轉變。
市場表現概覽
全球消費科技和耐用品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錄得顯著營收增長,達到4030億美元。根據**尼爾森IQ (NIQ)**的報告,這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6%。這家消費者情報公司預計,在今年剩餘時間裡,市場將保持穩定發展態勢,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將整體增長2%。
關鍵行業動態和增長動力
各個細分行業的表現喜憂參半,但總體而言呈積極態勢。IT行業成為主要的增長引擎,營收增長11%。這一強勁表現主要歸因於持續的更新換代週期和Windows 10支援即將結束。在IT領域,全球筆記型電腦銷量增長了13%,其中遊戲筆記型電腦銷量更是飆升了23%。**高刷新率顯示器(240Hz以上)**的銷量增長了驚人的280%,表明專業計算領域的需求強勁。
其他行業也為整體市場擴張做出了貢獻:
- 電信行業:增長4%
- 小型家用電器:增長5%
- 大型家用電器:增長5%
相反,消費電子行業略有下降0.8%。
線上銷售持續攀升,佔2025年上半年全球科技和耐用品交易的37%,同比增長9%。這凸顯了全通路零售策略對市場參與者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區域差異和政策影響
區域市場表現差異顯著:
- 中國以11.5%的市場活動增長領先,這主要得益於積極的政府以舊換新政策。包括消費電子企業在內的中國上市公司總利潤同比增長2.54%,消費電子產品的國內替換加速,導致行業營收增長24.82%。
- 中東市場擴張了5%。
- 新興亞洲和拉丁美洲恢復正增長。
- 西歐也恢復正增長。
- 相比之下,發達亞洲則出現下滑。
更廣泛的PC市場也反映了這些趨勢,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貨量超過6300萬台,同比增長4.4%。聯想(增長13.9%,市場份額26.9%)和蘋果(增長13.4%,市場份額9%)等領先供應商表現出顯著增長,而戴爾則下降了3%。
消費者行為和市場情緒
儘管面臨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包括通貨膨脹和不斷變化的貿易動態,市場仍表現出謹慎樂觀。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越來越注重策略性,優先考慮價值。NIQ的數據顯示,全球60%的受訪者認為「物有所值」是品牌最重要的屬性。
「消費者在消費方式和時間上變得更加謹慎,」NIQ科技與耐用品零售高級副總裁Michael McLaughlin評論道。「NIQ的gfknewron消費者數據顯示了一個清晰的趨勢:購物者會策略性地安排他們的購買時間——通常會等待促銷活動——但當他們購買時,他們往往會比原計畫花費更多。這種行為凸顯了感知價值的力量以及促銷活動在推動銷售方面的持續相關性。」
這種行為促成了雙重趨勢:消費者持有設備的時間更長,但當他們升級時,他們通常會選擇更高端的替代品。價格高於600美元的高端機型銷量增長了7%,而低於600美元機型的銷量則停滯不前。有趣的是,人工智能尚未成為大多數終端消費者的主要購買驅動力,儘管它存在於39%的筆記型電腦市場中,這突顯了創新與消費者效用之間的認知差距。
更廣泛的背景和行業演變
翻新和二手設備的日益普及是市場的一個重大轉變。2022年二手和翻新手機的銷量增長超過10%,2023年增長6%,而新智慧型手機銷量則有所下降。預計到2025年第三季度,這一細分市場將增長約5%,翻新設備和維修服務市場預計到2027年全球將超過1500億美元。這一趨勢受到消費者追求價值的推動,並得到政府舉措的支持,例如歐盟將於2025年6月生效的新生態設計和維修權法規。
PC遊戲市場有望在2025年迎來一個重要的升級週期。疫情期間購買的老舊硬體基礎,加上預計英偉達(Nvidia)和AMD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的新一代GPU,預計將推動遊戲硬體支出的增加。**海盜船遊戲(Corsair Gaming)**等公司已做好準備抓住這一趨勢。
NIQ自身的財務表現也反映了這種韌性,第二季度有機固定匯率營收增長5.7%至10.4億美元,超出此前預期。管理層隨後上調了第三季度和2025年全年的業績指引,表明對持續需求和強勁業務管道的信心。第二季度調整後的EBITDA同比增長16%,利潤率擴大至20.6%,這得益於整合協同效應和經營槓桿。
展望未來
2025年剩餘時間預計將受到幾個關鍵因素的影響,市場活動將持續進行。持續的Windows 11更新換代週期和企業需求預計將支持全球PC出貨量,儘管**高德納(Gartner)**預測隨著供應商管理庫存水準,下半年出貨量增長將趨於平穩。
遊戲行業將成為關注焦點,特別是任天堂Switch 2定於2025年6月5日發布。此外,對價值、可持續性和循環商業模式日益增長的重視將繼續推動產品開發和行銷策略,監管框架也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消費者支出模式,尤其是在促銷期間,以及區域政策對市場細分領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