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受强劲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推动持续增长;竞争格局演变
iShares半导体ETF (SOXX) 被定位为人工智能繁荣的关键投资工具,反映出其主要持股,包括英伟达、超微半导体 (AMD) 和 博通 的强劲表现。该行业正经历由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推动的显著增长,尽管竞争正在加剧,特别是 博通 作为定制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有力竞争者正在崛起。
半导体行业在更广泛的市场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强劲的需求受到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推动。该领域中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得到了 iShares半导体ETF (SOXX) 表现的印证,该ETF包含了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关键参与者。这一增长轨迹反映了投资者对处于人工智能革命前沿的公司,包括 英伟达、超微半导体 (AMD) 和 博通 的持续兴趣。
AI硬件基础:SOXX及其组成部分
iShares半导体ETF (SOXX) 是一个由30只半导体股票组成的集中投资组合,其表现显著优于更广泛的市场。在过去十年中,该ETF的复合年增长率加速达到24.1%,超过了 标普500指数。这一表现主要归因于其战略性持股,其中 AMD、英伟达 和 博通 分别占基金的最大头寸,约为9.77%、8.57%和8.17%。虽然 SOXX 的平均市盈率 (P/E) 为36,高于 标普500指数 的平均25,且贝塔系数接近1.6,表明波动性较高,但它为成长型投资者提供了直接接触处于AI创新前沿公司的机会。
驱动力:英伟达的主导地位和博通的崛起
半导体行业的卓越表现与全球对AI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升级直接相关。英伟达 (NVDA) 是主要受益者,在AI GPU市场中占据约86-92%的份额。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 总收入为467亿美元,其中约90%(411亿美元)来自其数据中心部门,这得益于对其 Blackwell平台 和强大 CUDA软件生态系统 的需求。英伟达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预计到2030年AI基础设施支出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突显了该行业巨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博通 (AVGO) 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挑战 英伟达 长期以来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定制芯片解决方案方面。博通 的AI收入在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3%,达到52亿美元,为该季度159.6亿美元的总收入做出了贡献,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定制AI加速器,即 XPU,这些加速器正在被主要云提供商部署。一个显著的发展包括第四家客户(普遍猜测为 OpenAI)订购了100亿美元的 XPU,这标志着 博通 在高利润AI推理市场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分析师预计 博通 的AI收入在2025年第四季度将达到62亿美元。
超微半导体 (AMD) 也继续巩固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位置。在2025年第二季度,AMD 报告总收入为77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收入达到32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其数据中心部门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实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这得益于其 MI350系列GPU产品 的加速量产,而 MI400系列 则计划于2026年推出。
市场动态和估值考量
对专用AI硬件需求的增加正在重塑竞争格局。博通 对定制芯片的战略重点与 英伟达 的通用GPU形成对比,这表明一种趋势是转向针对特定AI工作负载量身定制的专有解决方案。这种转变可能会影响仅依赖标准化GPU的公司的利润,并使AI硬件供应链多样化。
从财务角度看,博通 的估值指标反映了投资者对其的强烈信心。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市盈率为110.31,EV/EBITDA比率为49.35。尽管这些数字显著高于 英伟达 的55.96的市盈率,但它们得到了 博通 运营效率的支持,这体现在2025年第三季度78.4%的毛利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和竞争对手。该公司从AI和基础设施软件中产生可观收入的能力表明其增长已被计入价格,但可能尚未完全实现。
未来展望和潜在风险
半导体行业有望持续增长,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销售额将达到7010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11.2%。这一增长主要由生成式AI、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扩张以及下一代工艺技术的采用推动。
然而,该行业面临多重风险。供应链的脆弱性仍然是一个问题,以及与关税相关的成本上升,这促使公司以可能更高的成本实现制造路线多样化。该行业还面临熟练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可能会阻碍产品开发和生产扩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那些影响 台积电 (TSM) 等关键代工伙伴的紧张局势,对全球芯片供应构成重大风险。此外,AI领域存在固有的过度投资风险,如果市场动态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对AI芯片的需求减弱。先进晶圆制造工厂的建设成本上升也给该行业带来了财务压力。
随着AI格局的成熟,英伟达 等老牌领导者与 博通 等新兴挑战者之间的竞争将是关键的监测因素。专业化定制AI芯片的趋势预示着半导体市场将走向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未来,公司将努力实现计算自给自足和供应链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