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零收入能源公司估值大幅增长
市场见证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能源估值出现投机性飙升
美国市场目前正经历新兴能源公司估值的显著飙升,特别是那些将自身定位为新兴人工智能行业关键电力供应商的公司。这种趋势的特点是,拥有最少或没有运营收入的公司市值大幅增长,这表明在预期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未来需求驱动下,市场环境高度投机。
零收入巨头的出现
一场投机狂潮已将超过 450 亿美元注入尚未产生收入的能源初创公司,这些公司承诺满足人工智能爆炸式的电力需求。Oklo Inc. (OKLO),一家与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有关联的核能公司,今年股价飙升了惊人的 750%。这使其估值达到 260 亿美元,尽管该公司从未产生过收入,不拥有任何运营中的反应堆,并且缺乏必要的监管许可证。同样,另一家零收入实体 Fermi Energy (FRMI) 在公开亮相时估值达到 160-190 亿美元,但其仅拥有其声明产能目标所需设备的 5%,且没有具有约束力的客户合同。这一估值接近于目前运营着 11 千兆瓦电力设施的 Talen Energy。
这种投机活动的进一步例子包括 NuScale Power (SMR),在美国陆军对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表示兴趣的公告后,其股价上涨了 16.36%。LEU 也上涨了 10.06%。即使是 Plug Power (PLUG) 也在 2025 年 10 月经历了 22% 的股价反弹,尽管该公司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了 18.7% 的显著收入亏损,净利润率为 -130.54%,以及 14.6 亿美元的净亏损。
驱动因素与市场脱节
投资者热情高涨的主要催化剂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预计的巨大电力需求。高盛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激增 175%;而美国能源部估计,到 2028 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可能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 12%,高于目前的 2%。投资者正在押注这些初创公司未来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必要性。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些公司目前缺乏收入、重大的监管障碍和有限的运营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亚马逊和 Meta 等主要科技实体目前正在与 Talen Energy 和 Constellation Energy 等成熟公用事业公司签订电力合同,而不是与这些投机性初创公司。
历史相似性与更广泛的影响
当前的市场动态与过去的投机性泡沫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历史数据显示,像 Rivian 和 Corvis 这样的零收入首次公开募股(IPO)已经经历了从峰值估值下跌超过 90% 的情况。此外,零收入 IPO 在三年内退市的比例比有收入的同行高出 3.8%。Bloom Energy 的案例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该公司在 24 年内从未盈利,在飙升 400% 后,目前以其预期收益的 133 倍进行交易。目前,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的市销率(P/S)中位数约为 25,超过了 互联网泡沫时代 18 的峰值。
专家警告与未来展望
金融专家之间日益增长的共识表明需要谨慎。许多人将当前环境描述为“暴风雨前的平静”。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查已将“人工智能股票泡沫”列为全球市场面临的首要风险。关于“未经证实的商业模式”和“过度资本支出和债务”的担忧比比皆是。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投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组织中,有 95% 尚未获得任何回报。即使是 OpenAI,尽管其估值惊人,预计在 2023 年至 2028 年间将累计亏损 440 亿美元。
专家警告称:
> 统计现实、监管时间表、供应链限制和估值指标预示着一次痛苦的洗牌。
如果人工智能热潮降温,这些缺乏实际收入支持的能源公司面临着最严重的跌幅风险。潜在的市场调整可能导致投资者更加谨慎,人工智能和能源行业内出现大规模整合,并对人工智能工具的投资回报率(ROI)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成熟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未经证实的初创公司尤其脆弱。对于希望在不进行极端投机的情况下接触人工智能能源需求的投资者,像 Constellation Energy 这样运营着美国最大核电站并已与科技公司签订主要合同的成熟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了更合理的估值和成熟的发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