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強對東盟的貿易審查
美國已顯著加強對通過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經濟體轉運的商品的審查,特別是那些被懷疑源自中國以規避現有關稅的商品。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繞過貿易管制的調查數量不斷增加,表明簡單轉運作為規避關稅策略的時代已經結束。涉及東盟經濟體的CBP案件數量從2021年的6起增加到2024年的20起,這凸顯了華盛頓在貿易合規方面的強硬立場。為了保持關稅優勢,東盟的製造商現在必須證明「實質性改造」,這意味著生產過程必須改變產品的基本特性或改變其關稅分類,從而推動該地區實現真正的製造業增長。
美國關稅政策範圍擴大
自2025年生效起,美國將其關稅政策從針對中國的特定方法擴展到涵蓋整個價值鏈的更廣泛的保護主義框架。這一戰略轉變影響了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組件、鋼鐵、鋁和半導體等行業。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達到100%,太陽能電池的關稅攀升至50%,鋰離子電池在2024年被徵收25%的關稅。根據修訂後的301條款措施,半導體進口將在2025年面臨高達50%的關稅。預計將於2025年末出台的對外貿易促進法案將進一步擴大這些控制,將來自第三國的清潔能源投入、電池材料和半導體組件納入其中。這一框架標誌著從選擇性執法向系統性保護主義的明確轉變,將關稅風險擴展到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墨西哥的出口商,這些國家此前免受針對中國的貿易行動的影響。
「中國+1」戰略承壓
最初由美國關稅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推動的「中國+1」戰略,已顯著重塑了全球供應鏈。這一戰略導致中國對東盟製造業的境外直接投資(FDI)激增,從2017年的125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373億美元,因為中國製造商尋求保持對美國市場的準入。與此同時,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從2017年的21.6%下降到2024年的13.3%,而東盟的份額從6.8%上升到12.2%。然而,日益嚴格的美國原產地規則和反轉運執法現在正在挑戰簡單轉運商品的生存能力。東盟的貿易協定和港口系統現在僅在增加實際價值且原產地規則可驗證時才支持轉運,這迫使人們重新評估「中國+1」方法,轉向東盟內部更深層次的工業能力。
部門影響和經濟預測
新的關稅格局預計將對東盟主要產業產生重大影響。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預計東盟對美國的總出口將下降高達9.7%。柬埔寨和越南等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尤其脆弱,柬埔寨對美國的出口可能收縮23.9%,而越南的出口預計將下降高達19.2%。在最壞的情況下,越南的出口收入可能下降250億美元,影響其GDP增長約5%。
受影響最嚴重的重點行業包括:
- 電子和半導體:越南(25-30%)、印度尼西亞(28%)和馬來西亞(25%)面臨高額美國關稅,其中半導體進口面臨高達**50%**的關稅。
- 汽車:泰國,一個主要的汽車出口國,面臨25%的美國關稅,擠壓了製造商的利潤空間。
- 紡織品和服裝:柬埔寨和老撾受到關稅稅率分別為**49%和48%**的嚴重影響,越南也面臨重大挑戰。
- 鋼鐵和鋁:越南面臨高達**88.12%**的潛在反傾銷關稅。
- **清潔能源投入、電池材料和半導體組件:**這些將根據即將出台的立法受到擴大管制。
總體而言,於2025年7月至8月左右生效的美國關稅,對於一些東盟國家,稅率從10%到高達49%不等,緬甸和老撾面臨40%的關稅,而新加坡保持**10%**的稅率。
企業適應與投資影響
為應對這些不斷變化的貿易動態,各公司正在積極調整其供應鏈戰略。越南的三星和馬來西亞的Flextronics等製造商正在將生產遷至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以利用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並減輕關稅風險。全球電子製造商Flex (NASDAQ: FLEX)在宣布對JS-SEZ的投資後,今年股價上漲12%,這表明市場對積極的關稅緩解措施持積極反應。同樣,台灣的富士康正在擴大其在印度尼西亞的業務,作為其「中國+1」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實現生產多元化,同時管理關稅風險。
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在東盟地區擁有多元化業務且高度接觸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等區域內貿易協定的公司。相反,那些嚴重依賴可疑轉運實踐的公司,例如越南紡織業的PVTEX (HoSE: PVC),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和潛在的處罰,包括追溯性關稅、罰款和海關欺詐的刑事責任。更廣泛的市場影響是供應鏈的重大調整,為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工廠、物流和配套產業創造了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駕馭新貿易格局
由美國擴大的關稅政策和嚴格執法驅動的全球貿易結構持續調整,將繼續重塑美國、中國和東盟之間的經濟關係。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美國貿易立法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對外貿易促進法案的實施,以及跨國公司的適應策略。東盟製造業對「實質性改造」的強調將加速該地區向更高價值生產和更深工業能力的發展。鼓勵東盟經濟體實現市場多元化,加強區域供應鏈,並利用RCEP等協議來減輕不利影響。這種動態環境既給未做好轉變準備的公司帶來了巨大挑戰,也為那些戰略性地受益於真正的製造業增長和多元化供應網絡的參與者帶來了巨大機遇。
來源:[1] 轉運:東盟的前景與影響 | Seeking Alpha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31331-tran ...)[2]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警告美國關稅將嚴重影響東盟經濟體 (https://example.com/undp-asean-tariffs ...)[3] 「中國+1」戰略重塑全球供應鏈 (https://example.com/china-plus-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