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氏提議以每股83.50美元收購家樂氏,該交易在歐盟面臨重大的監管障礙,這給家樂氏股東帶來5%的潛在上行空間帶來不確定性,並突顯出食品飲料行業日益增長的反壟斷審查。

瑪氏收購家樂氏案受到歐盟反壟斷審查

瑪氏提議以每股83.50美元收購家樂氏 (K),這筆價值359億美元的交易正面臨歐盟委員會的嚴格監管審查。儘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已於6月批准了該交易,但歐盟正在進行的深入調查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家樂氏股票的市場估值,並帶來了顯著的併購套利機會。

交易詳情和初步市場反應

瑪氏是一家著名的全球糖果、食品和寵物護理產品製造商,旗下品牌包括瑪氏巧克力棒、士力架和本傑明原味米飯等。該公司同意收購以Pringles和Cheez-It餅乾等鹹味零食以及All Bran和玉米片等穀物聞名的家樂氏。每股83.50美元的全現金報價,對於家樂氏股東而言,意味著約5%的潛在上漲空間,根據當前交易水平,相當於每股約4美元,具體取決於交易的成功完成。

歐盟委員會在暫停審查後,於2025年9月17日重啟了對此次收購的深入調查。最終決定截止日期已定為2025年12月19日。歐洲監管機構的這種嚴格審查與FTC的無條件批准形成對比,凸顯了在潛在市場整合問題上不同的處理方法。

監管障礙和估值影響

歐盟委員會已表示嚴重擔憂,認為此次合併可能導致日常零食價格上漲,並增強瑪氏對零售商的議價能力,從而可能抑制**歐洲經濟區 (EEA)**內的競爭。此次調查目前處於第二階段審查,特別關注“投資組合效應”——即合併後實體廣泛的產品範圍可能如何產生新的市場力量。截至2025年6月,瑪氏尚未提出任何補救措施來解決這些反壟斷擔憂,這可能使審批過程複雜化。

從估值角度看,家樂氏目前的交易價格高於其食品行業同行。瑪氏家樂氏提供的報價是其2025年預計收益的22倍以上,2026年預測收益的21倍。這與卡夫亨氏、**金寶湯公司 (CPB)通用磨坊 (GIS)**等競爭對手形成對比,後者的遠期收益交易倍數分別約為10倍、13倍和14倍。如果交易因監管問題失敗,瑪氏將有義務支付12.5億美元的分手費。2025年第一季度,家樂氏報告淨利潤增長14%至3.04億美元,即每股0.87美元,但調整後稀釋每股淨收益下降10.9%至0.90美元,未達到華爾街1.01美元的共識預期。

更廣泛的市場背景和行業趨勢

瑪氏-家樂氏合併案是食品飲料行業併購活動增加這一更廣泛趨勢的體現。分析師預計,在估值上升、通脹放緩、供應鏈中斷緩解以及降息前景等因素的推動下,這一趨勢將在2025年加劇。然而,這種環境也以監管謹慎加劇為特徵,尤其是在歐盟。

歷史數據顯示,受到反壟斷審查的公司可能會經歷3%至5%的短期估值下跌。歐盟委員會在此案中的強硬立場凸顯了一種轉變,即監管合規已成為估值的核心決定因素,不再是投資者和企業的一個次要關注點。這種不斷演變的監管格局,受到《數字市場法案》等倡議的影響,正在重塑整個消費品行業的估值風險。

展望和未來關鍵因素

瑪氏-家樂氏交易的未來取決於歐盟委員會在2025年12月19日之前做出的決定。潛在結果包括無條件批准、附帶嚴格條件的批准或徹底阻止。瑪氏迄今未提出補救措施,這給監管過程增添了不確定性。

對於家樂氏 (K) 股東而言,實現約5%的套利收益直接取決於這一監管結果。除了對兩家公司直接的財務影響外,此案的解決將為全球反壟斷執法不斷演變的前景提供重要見解,尤其是在必需品市場的大規模整合方面。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進一步的發展,以了解監管機構將如何平衡市場整合與消費者保護和競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