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速览
本段落简要概述了主要主题或事件。
- 要点 1 - 中国的并购活动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黄金、铜和锂资源。
- 要点 2 - 紫金矿业集团和洛阳钼业集团正在推动此次扩张,提升铜产量和锂精炼能力。
- 要点 3 - 这一战略有望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全球供应链以及关键原材料的竞争。
本段落简要概述了主要主题或事件。
中国矿业公司正在显著扩大其全球业务,主要目标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黄金、铜和锂资产。这一战略举措旨在获取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关键资源,并巩固中国在基本原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
自2020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并购(M&A)活动分别占其海外并购总支出的49%和30%,截至2025年,今年迄今已达到146亿美元。这种地理上的集中反映了其获取原材料的协同努力。历史上,中国在海外的采矿投资始于1988年12月与力拓集团(RIO)和中钢集团(Sinosteel Corp.)共同拥有的澳大利亚恰那铁矿,并随着1998年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赞比亚 Chambishi 铜矿而扩大。
资源重点严重偏向黄金、铜和锂,这三者合计占这些交易的86%。紫金矿业集团(ZIJMF)和洛阳钼业集团(CMCLF)等公司正在引领这一潮流,它们在推动铜产量增长和获取硬岩锂资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利用了中国先进且经济高效的锂精炼能力。
这种积极的收购策略预计将加剧全球矿产资产的竞争,并给黄金、铜和锂等大宗商品价格带来波动。“走出去”政策继续推动中国企业探索和拓展国际机遇,增强其对关键金属的可归属产量。
主要参与者的财务业绩凸显了这一战略的影响。紫金矿业集团公布了强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4.4%,达到233亿元人民币(32.5亿美元)。收入也增长了11.5%,达到1677亿元人民币。自2024年底以来,该公司的A股和H股价格分别上涨了约31%和44%,反映了强劲的资本市场认可。矿产铜产量突破一百万吨大关,2025年上半年生产了57万吨,增长超过9%。矿产金现在贡献了公司毛利润的38.6%,几乎与铜的**38.5%**持平。
中国的系统性方法已在全球关键矿产加工领域建立了显著优势,这得益于估计达870亿美元的全球项目融资和广泛的国内补贴。这在包括超过**90%**的全球稀土加工能力在内的某些领域形成了近乎垄断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市场动态。
关键矿产对现代技术、国防和绿色能源转型的战略重要性日益突出。最近的事件,例如中国在2025年10月收紧稀土出口管制,进一步凸显了供应链风险,并刺激了对非中国来源的需求。这导致非中国矿业公司和关键矿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获得了显著收益,其中VanEck稀土和战略金属ETF在这些公告发布后,今年迄今已上涨91%。
展望未来,关键矿产领域的格局可能仍将以对优质资产的持续战略竞争和商品价格的潜在波动为特征。中国和其他国家对能源转型金属的持续追求表明,确保可靠和多元化的供应链将仍然是全球各行业最关注的问题。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可能进一步影响这些基本资源供需动态的地缘政治发展和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