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电动汽车将需要出口许可证。此举旨在确保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遏制未经管制的出口,导致蔚来和理想汽车等主要中国电动汽车股票下跌。
- 新出口许可证 - 中国商务部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纯电动汽车需要出口许可证,与现有燃油车规定保持一致。
- 市场低迷 - 在2025年9月26日宣布后,蔚来股价下跌6.16%,理想汽车股价下跌5.62%。
- 行业稳定目标 - 法规旨在解决激烈的价格竞争,管理出口,并提升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全球声誉。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电动汽车将需要出口许可证。此举旨在确保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遏制未经管制的出口,导致蔚来和理想汽车等主要中国电动汽车股票下跌。
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EV)制造商蔚来公司和理想汽车公司的股价在2025年9月26日周五下跌,此前北京宣布了新的出口法规。中国商务部与其他政府部门联合公布,计划从2026年1月1日起,对销往海外的纯电动汽车(BEV)实施强制性出口许可证。这项政策转变旨在使电动汽车出口规定与现有燃油车规定保持一致,为快速扩张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引入新的监管层面。
这项新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为纯电动汽车出口获取许可证,标志着一次重大的监管调整。在宣布当天,蔚来股价下跌6.16%至7.00美元,而理想汽车股价下跌5.62%至24.36美元,反映了投资者即时的担忧。该法规预计将影响中国约50%的插电式电动汽车出口,覆盖截至今年为止受监管类别的约108万辆。在2025年前七个月,中国公司出口了价值超过19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其中电动乘用车在2025年1月至8月期间出口了138.5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额的28.1%。2024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量达到165万辆,几乎是2022年数字的两倍。
市场的负面反应源于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应对新许可证系统时可能面临的潜在复杂性和成本增加。然而,北京表示这项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包括遏制未经授权的贸易商进行的“平行出口”,这些出口导致了混乱的定价和不足的售后服务,从而可能损害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声誉。通过将出口许可证申请限制在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或OEM授权公司,政府旨在加强监管,确保出口车型具有更高的质量标准和充足的售后市场支持。麦格理的分析师认为,像比亚迪这样的大型企业直接出口,在2025年前七个月海外注册了30.6万辆,不太可能受到限制。这一战略转变也被视为旨在解决“内卷”——一个描述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激烈且往往无利可图的竞争和价格战的术语——通过鼓励转向基于价值的竞争和高利润出口。
出口许可证的引入可能会重塑全球电动汽车格局,并可能缓解贸易紧张局势,特别是与欧盟的关系,欧盟此前曾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通过确保更严格的标准,中国旨在提升其电动汽车品牌的全球声誉。新规则明确排除了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汽车(PHEV/EREV)以及没有车辆识别码的较小型纯电动汽车。虽然这项政策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复杂性,但它可能促使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实现更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和大众在内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已经面临来自美国关税和中国竞争加剧的挑战,这凸显了汽车行业的全球互联性。理想汽车作为重要的参与者,报告称2024年销量超过50万辆,约占中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4%。其阿尔特曼Z值(Altman Z-Score)为2.69,使其处于财务“灰色区域”,表明新的许可制度给这类公司带来了另一层不确定性。
专家们将此举视为一项双管齐下的战略。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因其设计和质量而对全球汽车用户极具吸引力。因此,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出口自2021年以来迅速增长。贸易壁垒不会拖累其出口增长。”这一观点表明,尽管法规带来了摩擦,但中国电动汽车的潜在需求和质量可能会继续推动出口。上海明亮汽车服务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金柱补充说:“所有迹象表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决心今年将业务国际化。”
展望未来,新法规可能会激励中国汽车制造商直接在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建立生产基地,以应对新的监管环境,并可能缓解国际贸易关系。像小鹏汽车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了欧洲生产合作,Dreame正在探索海外工厂的选址。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这些新法规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电动汽车股票表现、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和汽车行业国际贸易动态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