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摘要
韩国金融情报分析院(FIU)正在调查韩国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所Bithumb与澳大利亚交易所Stellar的订单簿共享,审查其反洗钱(AML)和客户验证法规的合规性。
事件详情
2025年9月22日,Bithumb宣布推出其泰达币(USDT)市场,并同时启动与澳大利亚虚拟资产交易所Stellar的订单簿共享。此公告发布后,隶属于金融服务委员会(FSC)的韩国金融情报分析院(FIU)传唤Bithumb首席执行官李在元进行质询。FIU的调查重点是Bithumb是否遵守了此次跨境安排的法律要求和 proper procedures,特别是关注**《特定金融交易信息报告和使用法》,通常称为《特定金融交易信息法》**。
监管框架与合规性
《特定金融交易信息法》对虚拟资产业务运营商施加了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跨境订单簿共享方面。为了使此类安排获得许可,所涉虚拟资产交易所必须在其各自的司法管辖区拥有适当的授权、许可、注册或备案,并认真履行反洗钱(AML)义务。此外,它们还需要验证客户信息。Bithumb若要合法地与Stellar共享其订单簿,必须向FIU提交一份由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Stellar许可证副本,以及Bithumb验证Stellar客户信息的详细程序和方法。金融当局已表达担忧,据报道认为Bithumb未能充分履行这些程序要求。行业专家强调,在短时间内实施实时验证外国交易所客户的系统存在实际挑战,并指出当国内和国际交易一起处理时,洗钱风险会增加。
业务策略与市场定位
订单簿共享是虚拟资产交易所采用的一种机制,旨在整合跨平台的买卖订单,从而提高交易量和整体市场流动性。Bithumb声称其在与金融当局协商后才与Stellar进行了订单簿共享。然而,监管机构强调,虽然订单簿共享在流动性方面提供了潜在好处,但它也带来了重大风险,主要是如果与未经核实的实体共享,可能导致国内客户信息泄露到海外,以及非法交易的可能性增加。监管审查突显了交易所战略性追求流动性与当局严格合规和金融诚信任务之间的分歧。
更广泛的市场影响
金融情报分析院对Bithumb运营的此次调查对更广泛的Web3生态系统和企业采用趋势具有重大影响。短期内,如果Bithumb违反**《特定金融交易信息法》**的行为得到证实,它可能面临对其跨境活动的处罚或限制。从长远来看,此次调查预计将为韩国以及可能其他司法管辖区如何监管跨境加密货币交易操作树立更严格的先例。此类先例可能导致全球交易所的合规成本增加,特别是关于国际用户的反洗钱(AML)和了解您的客户(KYC)要求。此次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市场准入、流动性动态以及投资者对全球化加密货币交易可行性和监管挑战的看法。
专家评论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实时验证外国客户所涉及的复杂性,他表示:“在短时间内实施实时验证外国交易所客户的系统是具有挑战性的。通过订单簿共享,国内和国际交易一起处理,这增加了洗钱的风险,使其成为监管机构不能忽视的问题。” 这种看法突显了围绕订单簿共享可能通过外国交易所创建洗钱渠道的重大监管担忧。
更广泛背景
对Bithumb的调查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特别是那些从事跨境活动的交易所,日益严格的监管审查趋势。随着虚拟资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扩张,金融当局正在加紧努力,确保遵守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的国际标准。此案例凸显了加密货币领域追求更大流动性和市场效率与健全监管监督以维护金融系统和消费者利益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