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MANTRA,一个专注于 RWA 的区块链项目,提议将其 OM 代币品牌重塑为 MANTRA 并启动 1:4 代币拆分。此举旨在提高市场吸引力并增加代币可及性,同时不稀释现有持有者的价值。
- MANTRA 提议将其原生代币从 OM 更名为 MANTRA。
- 计划进行 1:4 代币拆分,将最大供应上限从 25 亿增加到 100 亿。
- 此次拆分是非稀释性的,维持现有代币持有者的总市值不变。
MANTRA,一个专注于 RWA 的区块链项目,提议将其 OM 代币品牌重塑为 MANTRA 并启动 1:4 代币拆分。此举旨在提高市场吸引力并增加代币可及性,同时不稀释现有持有者的价值。
MANTRA 项目提议将其原生代币从 OM 更名为 MANTRA 并实施 1:4 代币拆分。此举旨在提高市场吸引力并增加代币可及性,同时将最大供应上限从 25 亿调整至 100 亿代币,且不稀释当前持有者的价值。
MANTRA 社区已提出一项提案,将代币符号从 OM 更改为 MANTRA。同时,计划进行 1:4 代币拆分。此次调整将按比例将最大供应上限从 25 亿增加到 100 亿代币。至关重要的是,此次 1:4 代币拆分是非稀释性的;在拆分后,任何代币持有者的总持有市值将立即保持不变。品牌重塑和拆分是旨在提高市场吸引力并通过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和潜在增加流动性来刺激未来增长的战略举措。
代币拆分通过将最大供应上限从 25 亿增加到 100 亿代币,直接影响代币经济。在此之前,OM 代币在 MANTRA 生态系统内具有多重功能,包括支持质押、治理、交易费用以及访问其 Guard 模块。该项目目前提供约 18% 的质押收益。对于未来的代币经济,MANTRA 计划实施 8% 的通胀率,以帮助将质押回报恢复到约 18% 的年化百分比率 (APR)。此外,MANTRA 计划在 2026 年 1 月之前将其 OM 代币从以太坊的 ERC-20 标准迁移到其原生的 Mantra Chain。在此次迁移后,该项目打算在原生链上建立 25 亿 OM 代币的硬供应上限,并计划在 2026 年初审查通胀率。
MANTRA 定位为基于 Cosmos 的 Layer-1 区块链,专门为实物资产 (RWA) 代币化而设计,核心重点是监管合规。该项目的基本战略是通过将房地产和机构产品等受监管资产引入区块链,从而将传统金融与 Web3 连接起来。这包括在其框架内嵌入 了解您的客户 (KYC)、反洗钱 (AML) 和去中心化身份 (DID) 等合规模块,以及链上治理,以满足机构标准。MANTRA 得到了 Google Cloud、Inveniam、DAMAC Group、Binance 和 Nansen 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提议的品牌重塑和代币拆分旨在提高市场吸引力、简化代币经济、改善流动性并促进链上活动,从而巩固其作为受监管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合规优先中心的地位。该平台还通过对 CosmWasm 和 EVM 的双重支持提供开发者可访问性。
MANTRA 提议的品牌重塑和 1:4 代币拆分可能会显著影响其市场动态,并可能影响更广泛的实物资产 (RWA) 代币化领域。通过按比例降低每个代币的价格同时增加总供应量,此举可能会提高感知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从而可能吸引更广泛的散户投资者并增加交易量。这一策略与项目寻求提高流动性和市场参与度的更广泛趋势相符。对于 Web3 生态系统而言,MANTRA 持续关注合规性和机构级 RWA 代币化,这凸显了对受监管链上金融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如果品牌重塑和拆分成功增加 MANTRA 的市场吸引力,它可能会刺激对其他以 RWA 为重点的项目的重新兴趣和投资,从而强化 Web3 成熟及其与传统金融融合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