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正在推進虛擬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立法,已分析超過80份公眾意見,目標是在2026年中之前提交立法會。該舉措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並鞏固香港作為領先受監管加密中心的地位。
-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完成了關於虛擬資產牌照制度的諮詢,收到了80多份意見。
- 預計2026年上半年將出台針對虛擬資產交易和託管服務的新立法。
- 該綜合框架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並將香港建設為一個受監管的加密中心。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正在推進虛擬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立法,已分析超過80份公眾意見,目標是在2026年中之前提交立法會。該舉措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並鞏固香港作為領先受監管加密中心的地位。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FSTB)已完成就虛擬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立法建議的公眾諮詢,審閱了80多份意見書。這項舉措突顯了該地區建立全面監管框架的承諾,預計相關立法將於2026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此舉標誌著香港旨在培育一個受監管而又具創新性的虛擬資產生態系統的戰略意圖,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並鞏固其作為亞洲領先數字資產中心的地位。
關於虛擬資產(VA)交易及VA託管服務牌照制度的諮詢已於2025年8月29日結束。此過程涉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FSTB)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他們從各利益相關者收到了80多份意見。目前正在分析這些全面的反饋意見,為新立法的起草鋪平道路。擬議的法律預計將於2026年年中提交香港立法會。
這些新制度旨在擴大香港現有的監管範圍,目前涵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s)和穩定幣發行人。證監會將負責為持牌實體制定監管要求,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將作為為提供這些服務的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SVF)持牌人提供服務的前線監管機構。擬議條例的範圍將涵蓋現貨交易、場外交易(OTC)服務和VA託管,並對針對香港投資者的活動具有域外適用性。
香港金管局已單獨確認,自2026年1月1日起,基於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標準的加密資產新銀行資本規則將全面實施。這些規則對無需許可的公共區塊鏈上的加密風險敞口施加了**1250%**的最大風險權重,要求銀行持有相當於這些資產全部價值的資本。然而,如果為客戶持有的加密資產與銀行資產負債表分離,通常不會觸發資本要求,從而鼓勵託管服務。
這些監管框架的推進對香港的虛擬資產市場及其全球地位具有重大影響。一旦頒布,清晰統一的牌照框架預計將吸引更多尋求監管清晰度的合法企業和機構投資者。此舉鞏固了香港成為亞洲領先受監管加密中心的戰略,平衡了創新與強大的投資者保護。
對於現有市場參與者,該立法將要求對其當前業務進行全面評估,以確保符合新要求。政府已表示將制定安排以便利這些實體的過渡。金管局實施巴塞爾標準進一步強調了對金融穩定的承諾,促使與數字資產互動的傳統金融機構針對潛在風險維持足夠的資本。這種全面牌照和嚴格資本要求的雙重方法旨在區域內培育一個可持續和安全的Web3生態系統。
這項監管推動與香港對數字資產更廣泛的“受監管而又創新友好”的方針相一致,該方針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證監會的**《政策聲明2.0》和證監會的“A-S-P-I-Re”路線圖中有所闡述。指導香港成為虛擬資產中心**的“LEAP”框架強調了法律和監管的精簡。
除了虛擬資產交易和託管,香港已根據證監會為虛擬資產交易所和交易平台建立了牌照制度。此外,自2025年8月起生效的**《穩定幣條例》(第656章)引入了針對法幣支持的穩定幣的全面監管框架,要求發行人和營銷商持有金管局的牌照。這些穩定幣必須由高質量、流動性資產完全支持,與營運資金分離,並要求最低2500萬港元的實繳資本。香港還維持0%的資本利得稅**,增強了其對機構參與者的吸引力。不遵守不斷演變的監管環境將面臨嚴厲處罰,包括巨額罰款、監禁和市場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