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星展银行和高盛完成了银行间首笔场外(OTC)加密货币期权交易,标志着机构对数字资产的参与度增加。这项里程碑式交易涉及现金结算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
- 星展银行和高盛执行了首笔银行间场外加密期权交易。
- 该交易涉及现金结算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用于对冲加密相关产品。
- 星展银行客户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了超过10亿美元的加密期权和结构性票据交易,交易量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增长了近60%。
星展银行和高盛完成了银行间首笔场外(OTC)加密货币期权交易,标志着机构对数字资产的参与度增加。这项里程碑式交易涉及现金结算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

星展银行和高盛成功完成了首笔银行间场外(OTC)加密货币期权交易。这项交易涉及现金结算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使金融机构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加密相关产品的风险敞口,标志着数字资产在传统金融中机构化的重要一步。
在[报告日期],星展银行和高盛宣布执行了银行间首笔现金结算的场外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期权交易。这一进展使得两家机构能够对各自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产品进行风险对冲。此前,星展银行客户表现活跃,在2025年上半年执行了超过10亿美元的加密期权和结构性票据交易。这些交易量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显著增长了近60%。
该交易涉及现金结算的场外期权,这是一种衍生合约,允许参与者在不拥有标的资产本身的情况下,对标的资产的未来价格进行投机。“现金结算”意味着在到期时,行使价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以法定货币结算,而非以标的加密货币结算。“场外”则表示交易是在双方之间直接执行的,而非通过正式交易所。这种机制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灵活而直接的工具,用于对冲其加密相关产品组合中的价格波动,从而降低风险敞口并增强机构参与者的市场稳定性。
此次合作凸显了星展银行和高盛在弥合传统金融与新兴数字资产市场之间鸿沟方面的战略举措。通过利用期权等熟悉的金融工具,这些受监管的银行正在为主流金融机构如何安全地参与加密货币树立先例。这一策略与寻求将数字资产整合到既定金融框架中的公司所呈现的更广泛趋势相呼应,类似于早前MicroStrategy等公司将比特币作为金库储备的举动,尽管侧重于风险管理的衍生品而非直接资产积累。专业投资者对安全和受监管的平台以参与数字资产的需求日益增长,是此类举措的关键驱动因素。
此次银行间场外加密期权交易的成功执行对更广泛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现金结算的场外加密货币期权银行间市场的强劲发展,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深入参与,该领域有望持续扩张。此次交易表明,亚洲的数字资产格局正在演变,以纳入传统上与全球资本市场相关的风险和流动性框架。这种机构对复杂对冲机制的采纳有望培养更大的信心,吸引更多传统金融实体,并促进加密货币市场的整体成熟和稳定。
高盛亚太区数字资产主管Max Minton评论了此次交易的重要性,他表示:“此次交易标志着现金结算的场外加密货币期权银行间市场的发展,随着机构投资者在该领域日益活跃,我们预计将看到持续增长。” 同样,星展银行交易和结构部门集团主管Jacky Tai指出,专业投资者需求日益增长,并强调他们正在寻找“安全可靠的平台来投资数字资产”。这些声明共同强调了不断增长的机构需求以及受监管的金融产品在不断发展的数字资产经济中的战略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