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摘要
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CZ)最近表示,包括彼得·希夫新产品在内的代币化黄金依赖于第三方信任而非真正的链上所有权,这在加密市场引发了关于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重大辩论。
事件详情
2025年10月23日,赵长鹏(CZ),币安的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公开分享了他对代币化黄金的看法,称其为一种“信任我兄弟”资产。他的评论是在著名黄金倡导者彼得·希夫宣布他计划推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黄金产品之后发表的,该产品将使用户能够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购买和交易黄金。CZ 的核心论点集中于代币化黄金并非“真正链上”的断言,因为其基础价值和赎回完全依赖于第三方中介的承诺。他详细阐述道,代币化黄金的行为需要信任一个实体来交付实物资产,这可能在几十年后,即使在组织变革或地缘政治不稳定中也是如此。根据 CZ 的说法,这种对中介的内在依赖使得代币化黄金在功能上与传统金融系统中的资产相似,在传统金融系统中,中心化实体管理访问和赎回过程。
市场影响
CZ 的声明对新兴的**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趋势具有重大影响。商品支持的稳定币(如代币化黄金)的金融机制通常涉及托管人持有实物资产。每个代币代表对特定数量底层商品的数字索赔。这种托管模式虽然促进了数字所有权和转移,但引入了一个中心化的信任点,CZ 认为这偏离了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去中心化原则。这在纯粹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和仍包含中心化信任元素的资产支持代币之间创造了一个关键区别。
从业务战略和市场定位的角度来看,彼得·希夫转向推出代币化黄金产品值得关注。历史上,希夫一直是比特币和更广泛加密货币市场的坚定批评者。他决定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黄金代币化,这表明他对该技术基础实用性的不情愿承认,即使他仍然对比特币等“一文不值的数字串”持怀疑态度。此举符合 RWA 代币化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金融浪潮,可能在全球市场解锁数万亿美元的日益增长的情绪,并表明即使是顽固的怀疑论者现在也在探索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整合的方式。
Web3 生态系统的更广泛市场影响是巨大的。CZ 的挑战迫使人们重新评估什么是“真正链上”资产,以及当前的 RWA 代币化模型是否充分提供了区块链原生的优势,如透明度、不变性、和对中介机构依赖的减少。如果 RWA 代币化仅仅是将现有的基于信任的系统数字化,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信任范式,它可能会使投资者面临传统金融中发现的类似风险,从而可能损害与 Web3 原则相关的变革潜力。这场辩论可能会催化开发更稳健和透明的 RWA 模型,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第三方信任或,至少,明确用户对代币化实物资产去中心化水平的期望。
专家评论
在评论代币化资产的性质时,CZ 直接表示代币化黄金是一种“信任我兄弟”资产,暗示它并非真正的“链上黄金”。他强调,这个概念在加密社区内部普遍被理解,但对外部人士来说可能不清楚。这一观点表明,RWA 代币化要完全符合 Web3 的基本原则,就必须超越简单地数字化现有基于信任的系统。根本的担忧是,如果不解决这种对中心化信任的根本依赖层,某些形式的 RWA 代币化可能无法完全实现 Web3 通常被赋予的颠覆性潜力,并且仍然可能使投资者面临与传统金融框架中发现的风险类似的风险。
更广泛的背景
彼得·希夫进入代币化黄金市场,此前他多年来一直公开质疑和批评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这代表着一个重大转变。十多年来,希夫一直嘲笑比特币,主张将传统黄金作为更优越的价值储存手段。他现在决定推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黄金代币,被观察家描述为对他长期攻击的技术的一种讽刺性验证。虽然希夫继续声称“代币化现实资产增加价值”,这与“代币化虚无”(指比特币)形成对比,但他参与区块链技术凸显了其在各种资产类别中日益增长的基础作用。这一发展表明,区块链不再是一种边缘技术,而是一种关键基础设施。此外,它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趋势,即使是历史上持批评态度的人物也希望从中获利,从而吸引他们的参与。因此,比特币在展示区块链的弹性和开创现在被代币化资产项目采用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通过这一更广泛的行业演变得到了隐含的承认。
来源:[1] CZ:代币化黄金并非“链上黄金”,本质上是“信任代币” (https://www.techflowpost.com/newsletter/detai ...)[2] 赵长鹏(CZ)关于代币化黄金和RWA代币化的声明 (No specific URL provided, this is a user-prov ...)[3] 币安创始人CZ称代币化黄金为“信任我兄弟”资产 - Coinfomania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