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析表明,领先的通用区块链正因卓越的共享基础设施和网络效应而吸引“杀手级应用”,从而推动加密生态系统内的显著市场整合。
市场整合与通用区块链
金融业展现出向整合和共享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模式也日益适用于区块链开发。这一趋势表明,“杀手级应用”和永续合约将主要存在于已建立的通用区块链上。以太坊作为一个主要例子,保持着领先的总锁定价值(TVL),这突显了共享结算和强大网络效应的力量。分发作为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而通用区块链为应用提供了广泛的覆盖。从平台经济学中汲取经验,突破性应用通常与已建立的平台整合,而不是孤立运行。此外,区块链生态系统内的去中心化治理有助于缓解传统的“平台风险”,使应用能够利用平台优势,同时不必担心中心化机构控制。网络效应在区块链领域得到放大,促进了“赢家通吃”的动态,其中基础应用加强了主要的通用链。
金融机制与生态系统演进
以太坊生态系统展现出显著的规模,市值达5170亿美元,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锁定价值450亿美元。该网络的安全由超过100万个验证者支撑,他们已集体冻结3380万枚ETH,占总供应量的27.57%,每年产生3-5%的收益。虽然主以太坊网络处理核心结算,但第二层(L2)解决方案已成为事实上的执行层,处理了所有交易量的60%,平均成本为0.01美元,远低于主网的0.41-1.85美元成本。Arbitrum、Optimism和Base等项目就是这些L2解决方案的例子。这一转变使得以太坊主要成为机构实体和开发者的平台,复杂操作可能产生数十美元的费用,而简单的转账则需数美元。相比之下,Tron在新兴市场中因USDT转账而受到关注,其费用低至1.5美元,而以太坊上约为20美元。包括房地产、债券和碳信用在内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也在以太坊网络上加速发展。
加密市场中流动性碎片化仍然是一个挑战,流动性池分散在众多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所中。然而,新的协议正在开发复杂的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ы,以提供对分布式流动性的统一访问,抽象化复杂性而不是试图完全消除碎片化。在DeFi领域,由于区块链的限制,如区块最终性、速度和gas成本,复制传统的**限价订单簿(LOB)模型具有挑战性,从而导致自动做市商(AMM)**的普及。与大多数去中心化场所相比,中心化交易所在中心限价订单簿(CLOB)和永续合约交易流程方面保持优势。
战略影响与企业采纳
企业区块链的蓬勃发展标志着Web3领域内的战略转变。像Stripe的Tempo区块链,与Paradigm合作开发,被设计为稳定币交易的第一层解决方案,旨在简化全球支付和微交易。许多这些企业链利用以太坊虚拟机(EVM),这反过来通过促进传统金融(TradFi)资产向区块链平台的转移,增强了以太坊的基础设施。这一发展被视为以太坊更广泛采用的垫脚石,巩固其作为中立结算层的角色。此类企业参与可能对替代第一层协议和传统银行机构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应用特定区块链(appchains)和第二层(L2)appchains的演进反映了优化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驱动力。虽然appchains提供定制化和专用区块空间,但像使用Optimism Superchain和Arbitrum Orbit堆栈构建的L2 appchains正越来越多地被已建立的去中心化应用、协议乃至传统组织部署。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导致跨多个链的流动性碎片化增加,尽管一些L2 appchains,例如Unichain,旨在统一多链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性。维护去中心化对于数字经济至关重要,确保竞争、创新、安全和公平,因为再中心化可能复制传统的市场权力动态并侵蚀分布式控制固有的安全优势。
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持续分析表明,资本和开发将日益整合到主要的通用区块链上,从而促进更大的网络效应、更深的流动性以及更强大的去中心化金融和其他应用的生态系统。这一趋势意味着缺乏强大分发能力的利基appchains面临挑战性前景,可能长期加速行业整合并减少碎片化。提供可扩展且安全的金融产品共享基础设施的平台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Web3范式,特别是DeFi,通过消除中介、降低成本和提高交易速度,提供了显著优势。它通过为全球约17亿无银行账户的成年人提供无需许可的服务访问,从而促进了金融普惠性,而无需依赖第三方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