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摘要
巴西国际银行和 Chainlink,与巴西中央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成功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展示了更高的效率和降低的风险。
这项倡议利用巴西的 Drex CBDC 网络和香港的 Ensemble 平台模拟出口交易结算。Chainlink 提供了互操作层,连接了不同的区块链环境,并通过智能合约促进了所有权自动转移,针对初级产业并旨在造福中小型企业(SMEs)。
事件详情
该试点涉及巴西国际银行、Chainlink、巴西中央银行(BCB)、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渣打银行、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和 7COMm。其目标是为初级产业,特别是从事大宗商品出口的中小型企业,试验国际贸易融资流程。
从技术上讲,该平台测试了可编程的货银对付(DvP)和跨境券款对付(PvP)交易。这些模型旨在实现有条件和分期付款,在巴西 Drex 央行数字货币(CBDC)倡议的第二阶段下运行。该系统模拟了巴西 Drex 网络与香港 Ensemble 网络之间的出口结算。
Chainlink 的基础设施在连接这两个不同的区块链环境方面至关重要,它在单个自动化工作流程中促进了跨司法管辖区的资金和资产记录的无缝转移。同时,GSBN 负责在整个支付过程中记录**电子提货单(eBL)**的所有权登记变更。此次合作标志着区块链所有权登记首次通过单一自动化工作流程与跨链支付基础设施集成。
巴西国际银行数字资产主管 Bruno Grossi 表示:“巴西国际银行正在利用 Chainlink 连接巴西中央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贸易融资平台,以构建一个更互联的金融生态系统。”
市场影响
该试点项目展示了国际贸易融资取得重大进展的潜力。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和 CBDC,该倡议旨在降低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风险,并改善全球贸易生态系统中的协调。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所有权自动转移和启用可编程支付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对于中小型企业(SMEs)而言,其影响尤为突出。该系统旨在降低成本和风险,有可能打开以前难以进入的国际市场。代币化资金,正如类似研究所示,可以提供近乎即时的结算和大幅降低的交易费用,这对于参与跨境交易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非常有益,可以简化供应商付款和海外收入收取。区块链系统固有的 24/7 交易能力也使中小型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现金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这些发现与更广泛的行业讨论相吻合,例如美国金融服务行业成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成功地模拟了使用共享账本技术的国内银行间和跨境支付,确定了其通过提供最终结算、通用真实来源、标准交易数据和隐私来支持支付创新的潜力。该研究得出结论,一个全球性的、近乎实时的、24/7 美元支付系统可以通过**受监管负债网络(RLN)**概念来实现,RLN 是一个针对受监管数字资产的理论支付基础设施。
更广泛的背景和战略一致性
巴西国际银行、Chainlink 以及巴西和香港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符合全球通过区块链和数字资产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日益增长的趋势。巴西的 Drex 项目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倡议正在积极探索 CBDC 如何增强金融系统。
在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已将代币化定位为其金融科技 2030 战略的核心支柱。香港金融管理局的 Ensemble 项目专门旨在试点使用 e-HKD、代币化存款和受监管稳定币进行实际价值交易,以结算代币化资产。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与巴西和泰国的同行进行讨论,以部署区块链和代币化技术进行跨境贸易融资,其明确目标是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降低交易成本并加快结算时间。
Chainlink 的参与凸显了其作为新兴多链生态系统中互操作层的重要战略作用。其**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实现了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资产和数据的安全、无许可移动,使其成为连接各种 CBDC 倡议和企业区块链平台的关键组件。这种定位使其能够充当规范的跨链基础设施,扩大不同 Web3 生态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流动性。
这项试点代表着向更集成、更高效的全球金融系统迈出的切实一步,展示了先进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等传统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它突显了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在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克服现有跨境支付摩擦和增强市场可及性方面的战略一致性。
来源:[1] 巴西国际银行、Chainlink测试跨境贸易试点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brazil-hong-ko ...)[2] 巴西国际银行与Chainlink:巴西中央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之间的首次跨境、跨链贸易实验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巴西国际银行、Chainlink实现实时央行数字货币结算 | Phemex新闻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