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Data Yet
貴金屬在近期高點後進行盤整 週四,黃金和白銀價格出現了一段盤整期,黃金回落至心理關口4,000美元以下,白銀在貴金屬市場連續創下新高後,未能維持在50美元上方突破。 事件詳情 黃金(XAU/USD)下跌1.62%,收於3,976.24美元。這一走勢使得這種黃色金屬在COMEX期貨和現貨市場中均跌破了重要的4,000美元關口,此前該水平曾備受期待地被突破。與此同時,白銀(XAG/USD)上漲1.05%,收於49.39美元。然而,儘管在紐約早盤交易中一度將價格推高至51.24美元,但它未能收於關鍵的50美元阻力位上方,這一點至關重要。 市場反應分析 當前市場反應的特點是從近期高點回落,這在一些分析師看來並不意外。正如Seeking Alpha的Jesse Colombo所指出的,「這一切都不應令人驚訝或引起恐慌。沒有資產會永遠直線飆升。」這一觀點表明,近期強勁的漲勢導致黃金和白銀都處於「過熱」狀態。目前的盤整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自然而健康」的淺度回調或橫向波動。Colombo表示,這一時期使貴金屬「得以降溫,重置其超買狀況,並為未來的更大漲幅奠定基礎。」從技術角度來看,未能守住關鍵心理阻力位(如黃金的4,000美元和白銀的50美元)通常會引發短期獲利回吐和價格發現期。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貴金屬近期上漲的背後是宏觀催化劑的共同作用。其中關鍵因素包括重新燃起的美國降息預期、持續存在的地緣政治風險、加速的央行積累以及美元走弱。CME FedWatch工具顯示,10月份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93%,12月份再次降息的可能性為79%。這些預期正在導致美元走軟,從而使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國際買家更具吸引力,並降低持有非收益資產的機會成本。 此外,各國央行繼續成為黃金需求結構性驅動因素。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8月份全球儲備淨增加了15噸,標誌著連續第三年淨購買量超過1,000噸。例如,波蘭國家銀行已將其黃金持有量的戰略目標從總儲備的20%積極提高到30%。這種持續的機構興趣為黃金價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更廣泛的貴金屬市場也正在經歷「悄然回歸硬資產」的趨勢,黃金和白銀礦商顯示出顯著的強勢。這一趨勢的證據是關鍵財務比率的突破,例如GDXJ/SPX(小型黃金礦商與標準普爾500指數)和SIL/SPX(白銀礦商與標準普爾500指數)。這些走勢表明投資者信心日益增強,以及投機資本在採礦業市值階梯中進一步下沉。白銀,通常被稱為貴金屬領域的「扭矩引擎」,也受益於強勁的工業需求,在全球白銀需求在太陽能和電子工業的推動下,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約2%。 專家評論 專家分析普遍認為貴金屬的長期前景樂觀,即使在短期波動中也是如此。Jesse Colombo重申了他強烈的看漲觀點,他表示:「我堅信白銀將在近期內超越50美元並走高」,這是他在10月初就白銀在50美元以下盤整時所闡述的預期。展望未來,ING預測2026年XAU/USD的平均價格為4,150美元/盎司,2025年第四季度平均價格為4,000美元,這表明資產管理公司將黃金作為投資組合對沖工具的權重增加,提供了持續的支持。 展望未來 市場參與者預計黃金和白銀近期將出現盤整,但基本面利好因素依然強勁。對於黃金而言,關鍵技術支撐位介於4,005美元和3,980美元之間。突破4,057美元可能為達到4,104美元和4,153美元的目標鋪平道路。對於白銀而言,技術支撐位接近48.70美元,阻力位在49.49美元和50.16美元。若能持續突破這些阻力位,白銀可能會測試50.10美元的關口。在未來幾週,寬鬆貨幣政策、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對白銀強勁的工業需求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是影響貴金屬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
天然氣價格在庫存增加後回落 美國天然氣價格下跌,原因是近期庫存報告顯示庫存增幅超出預期,與此同時,現貨白銀在強勁需求的推動下持續上漲,達到名義歷史新高。 事件詳情 天然氣: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報告稱,截至2025年10月3日的一周內,天然氣庫存大幅增加800億立方英尺(Bcf)。儘管這一數字低於該特定時期五年平均水平的94 Bcf,但仍超過了市場平均預期的77 Bcf增幅。該報告發布後,亨利港天然氣期貨(NG1:COM)下跌,交易價格約為3.2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並於2025年10月9日星期四收盤下跌-0.064(-1.92%),達到一周多以來的最低點。截至10月3日,天然氣總庫存量為3.64萬億立方英尺(Tcf),仍比五年季節性平均水平高出4.5%,表明供應充足。 白銀: 相比之下,現貨白銀(XAGUSD:CUR)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達到新的名義歷史新高。這種貴金屬突破了重要的每盎司50美元大關,2025年10月9日現貨白銀交易價高達每盎司51.37美元。這一顯著表現果斷超越了1980年和2011年觀察到的先前峰值,並且代表了令人 astonishing 的75%年初至今增長。這一飆升凸顯了白銀的卓越表現,甚至超過了同期黃金的漲幅。 市場反應分析 天然氣: 超出預期的庫存注入加劇了整個天然氣市場的看跌情緒。美國天然氣產量預測的上升加劇了這種供應過剩的擔憂,美國能源信息署將其2025年產量估值上調0.5%至107.14 Bcf/天。相對於當前需求而言,如此充足的供應本身就會對價格造成下行壓力。 白銀: 白銀的非凡上漲得益於需求側壓力與供應側限制的融合: 不斷升級的避險需求: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美元走弱的情況下,投資者越來越多地湧向白銀,將其作為對沖通脹的工具和傳統的價值儲存手段。 強勁的工業消費: 白銀在蓬勃發展的綠色能源轉型和先進技術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推動了其巨大的工業需求。例如,每千兆瓦的新太陽能電池板容量大約需要20,000公斤的白銀。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等其他行業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持續的供應限制: 自2021年以來,白銀市場一直面臨結構性赤字,需求持續超過供應。2023年全球礦山產量下降了1%,而2013-2022年勘探投資不足多年嚴重限制了新的供應管道。 更廣闊的背景和影響 天然氣: 儘管近期庫存增加對價格造成壓力,但天然氣的長期前景具有細微的特點。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到注入季節結束時,總庫存將達到約3,980 Bcf,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5%,在正常溫度下支持2025-26年冬季天然氣儲存量更高。然而,對美國氣溫下降的預測可能會顯著提振取暖需求,從而可能限制價格進一步下跌。此外,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能力有望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和2026年將額外增加5 Bcf/天。這一擴張由Plaquemines LNG和Corpus Christi LNG Stage 3等新項目推動,預計將成為天然氣需求增長的最大來源,為價格提供潛在底部。 白銀: 近期白銀價格的飆升導致金銀比顯著壓縮,該比率此前曾達到不可持續的104:1峰值,現已調整至約81.5:1。這一轉變標誌著對白銀相對價值及其內在重要性的重新評估。2025年8月,白銀被指定為美國關鍵礦產,進一步突顯了其對國家利益的戰略重要性。這種金屬的卓越表現也重振了初級礦業部門,勘探和開發項目的融資大幅加速。 專家評論 市場分析師預計,白銀需求持續短缺的情況可能至少持續到2026年,這表明價格將持續上漲。對於天然氣,分析師預計,一旦主要設施的維護活動結束,液化天然氣出口需求將在10月中旬可持續地超過17 Bcf/天,從而提供強勁的需求驅動力。領先的金融分析師對亨利港價格維持看漲展望,預測2025年11月至12月為4.0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2026年日曆年為4.6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這表明預計未來價格可能更高且波動性更大。 展望未來 天然氣: 未來幾周天然氣價格的走勢將受到即將到來的冬季天氣預報的嚴重影響,這可能會顯著影響取暖需求,以及新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的調試計劃。儘管目前的庫存水平和產量增加呈現出看跌因素,但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的增長和潛在的較低氣溫提供了平衡支撐,有助於形成潛在的價格波動環境。 白銀: 白銀價格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這得益於綠色能源和技術部門強勁的工業需求持續,持續的避險投資興趣以及持續的結構性供應赤字。技術分析表明,如果當前勢頭得以維持,價格可能會走向50-55美元/盎司**。白銀有望繼續在全球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反映其雙重特性及其在未來技術和環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
美國大選後Comex黃金交割量接近歷史高位 自美國大選以來,CME Comex觀察到黃金交割量空前激增,這表明投資者情緒和市場動態發生了重大轉變。自11月5日大選以來,約有2400萬金衡盎司(746噸)黃金被轉移到Comex金庫中。此次湧入使Comex存儲的黃金總庫存達到3915萬盎司,接近35年來的新高,甚至超過了2020年5月疫情引發的波動期間的峰值。這一重大變動部分是由現貨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套利機會驅動的,這鼓勵了交易員的積極利用。 4月份表現突出,64,514份合約交付,創下歷史第二高記錄,代表著約213億美元的實物黃金轉移。與此同時,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影響黃金價格。隨著美國大選臨近,地緣政治風險(GPR)指數呈上升趨勢,圍繞關稅的政策言論,特別是針對中國的關稅,引發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歷史數據顯示,GPR指數每上升100點,黃金價格往往會上漲2.5%。 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領域,黃金ETF在2025年2月下旬開始出現淨流入。管理資產達8890萬盎司,這些持有量正逐步恢復到2023年9月的水平,當時黃金交易價格低於2000美元/盎司。儘管有這些流入,但目前的ETF持有量仍比2020年第三季度的峰值少2200萬盎司。 9月白銀交割量強勁攀升 9月已成為白銀的重要月份,交割量保持強勁,據報導正逼近歷史新高。白銀合約隨著交割期的臨近表現出顯著的價格上漲,反映出投資者對實物交割的高度興趣。CME Comex作為交易黃金、白銀和其他大宗商品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通過交割促進合約轉換為實物金屬。 雖然9月白銀交割量的具體數字並未明確詳細說明為歷史新高,但總體趨勢表明持續的強勁勢頭。就背景而言,8月白銀合約在前五天記錄了1,721,192盎司的交割量。同期,1,890,316盎司從倉庫中提取,表明金屬從系統中淨流出。2025年9月30日,白銀期貨交易價格為每金衡盎司46.370美元(APZ),在24小時內上漲0.99%,交易量為49.57萬手,未平倉合約為13.692萬手。 與國際市場并行,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的12月白銀期貨於2025年9月30日上漲₹1,081或0.76%,達到創紀錄的₹1,44,180/公斤。2026年3月白銀合約也上漲₹1,069或0.74%,至₹1,45,800/公斤,恰逢黃金上漲至新紀錄。 市場重新評估:實物資產與紙質資產的背離 當前環境標誌著與歷史常態的根本性轉變,在歷史常態中,Comex期貨市場的實物交割通常佔合約的不到1%。近幾個月來,某些合約期的交割率達到了100%,例如2023年8月黃金合約,其中20,160份合約(代表100%的合約,或約2,016,000盎司,價值70億美元)在前三天內等待交割。 這一趨勢因美國黃金流向的歷史性逆轉而進一步凸顯。自2022年11月以來,美國已從淨出口國轉變為淨進口國,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黃金被引入國內,這是自二戰後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時代以來最重要的流入。這表明主要金融參與者正在重新評估戰略儲備和全球貨幣流動。 價格發現機制正受到這些不斷上升的交割需求的嚴峻考驗。當大部分合約要求實物結算時,它會給可用供應帶來壓力。如果實物金屬不足,理論上價格會被迫上漲,以吸引新的供應,阻止進一步的交割請求,並平衡需求與庫存。這種情況凸顯了在一個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壓力,在這個系統中,紙質交易量通常遠遠超過可用的實物庫存,類似於貴金屬的部分準備金制度。 除了這種動態,離開Comex金庫的金屬往往代表著從交易生態系統中的永久移除,因為它需要耗時且昂貴的重新檢驗才能重新進入。這種“單向流動”對支持紙質交易市場的可用庫存造成持續消耗。據報導,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持有的白銀儲備約為1.55億盎司,為14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官方日交易量為1.9億盎司,如果包括場外交易,可能達到19億盎司,這突顯了實物現實與紙質索賠之間的顯著脫節。 更廣泛的背景和投資影響 黃金在2025年的表現使其有望實現1979年以來最強勁的年度表現,金條價格屢次創下歷史新高。這種強勁表現歸因於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利率上升、持續的通脹壓力以及地緣政治危機的增加。黃金在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例如俄羅斯與北約之間)日益加劇的情況下,繼續發揮其作為避險資產和價值儲存手段的傳統作用。 去美元化的更廣泛趨勢也增加了黃金的吸引力。今年美國關稅上升到19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引發了市場焦慮,並支持了擺脫美元依賴的轉變。2025年美元貶值超過9%,這從機制上提高了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的價值。各國央行,特別是中國,積極增加了黃金儲備,旨在增強其在全球黃金市場的地位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分析師正在評估黃金的走勢。美國銀行(BofA)認為黃金在戰術上“超買”,但在結構上“低配”,僅佔私人客戶管理資產的0.4%,並維持多頭頭寸。Invesco全球宏觀策略師Arnab Das認為,由於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來對沖美國風險,黃金漲勢“仍有上漲空間”。德意志銀行已將其2026年黃金價格預測上調300美元,預計將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黃金固有的稀缺性,每年估計供應量增加1.7%,在公共財政問題出現時進一步增強了其吸引力。 展望:持續的需求和市場重新評估 黃金和白銀持續高位的交割量表明實物貴金屬需求持續增長。這一趨勢可能繼續受到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不斷演變的地緣政治格局以及投資者對法定貨幣與有形資產穩定性進行根本性重新評估的影響。Comex上從紙質索賠到實物持有量的明顯轉變,凸顯了更廣泛的市場再校準。 市場參與者將密切關注未來的Comex交割數據,以獲取實物市場持續走強和金庫進一步提款的跡象。龐大的紙質交易量與日益減少的實物庫存之間的巨大差距,特別是在白銀市場,是一個關鍵關注領域。這種不平衡的任何進一步擴大都可能導致價格波動加劇,因為市場機制力求使實物現實與紙質交易設定的預期保持一致。地緣政治發展、央行貨幣政策和全球經濟表現等關鍵因素將繼續在塑造投資者情緒和貴金屬市場走勢方面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