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ZK)將進行私有化,成為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此舉已獲得極氪股東批准,旨在整合吉利集團內部資源並提高運營效率,但將限制當前公開投資者在ZK中的未來上行空間和股東影響力。

極氪股東批准吉利私有化要約

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ZK),這家高端新能源汽車集團於2025年9月15日宣布,其股東已以壓倒性多數批准了此前公佈的與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併協議和計劃。此項批准為極氪成為吉利全資的私人公司鋪平了道路,並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從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退市。

約96.8%的極氪已發行普通股(包括美國存託股票(ADSs)所代表的股份)參與了特別股東大會,其中約94.2%的投票支持合併。此次交易標誌著極氪的一個重大轉變,該公司僅在2024年5月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

交易細節和股東選擇

根據修訂後的要約條款,吉利將以每普通股2.687美元或每ADS26.87美元的價格收購所有已發行極氪股份和ADS。這比極氪在2025年5月6日的ADS收盤價溢價18.9%,比其在初始提案前30天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溢價25.6%。股東可以選擇接受現金要約或股份互換,即每ADS可獲得12.3股新發行的吉利股票。根據吉利每股18.44港元(約合2.37美元)的交易價格,股份互換的經濟價值約為每ADS29.15美元26.87美元的要約價格明顯高於極氪IPO時21美元的股價28%。

然而,對於目前的極氪股東而言,一些分析師認為收購價格低於長期公允價值估算。分析師對公允收購價格的預測範圍從基於2025年數據的13.65美元到基於2026年收益的55.35美元不等,平均約為34.50美元。這使得吉利的報價比該平均值低了近50%。鑑於這些動態和即將到來的退市,建議當前的ZK股東出售其股份,因為股票價格隨後將跟踪吉利的表現,從而限制了獨立的上漲空間。

吉利的戰略要務和營運控制

吉利決定將極氪私有化,是由一項全面的戰略驅動的,旨在提高運營效率,整合資源,並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電動汽車(EV)市場。吉利已持有極氪62.5%的多數投票權,此舉確保了完全的運營控制權,並與其“一個吉利”戰略相符,該戰略旨在精簡其汽車產品組合的運營並消除冗餘。預計此次整合每年將為吉利節省“數十億元人民幣”,通過促進技術共享、供應鏈合理化和協調市場策略。私有化還為極氪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在沒有公開市場季度收益報告的即時壓力下,投資於研發、自動駕駛系統和國際擴張,特別是進入歐洲市場。此外,此舉被視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進口關稅不斷上升的背景下。

更廣泛的電動汽車市場背景和影響

此次私有化突顯了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一個更廣泛趨勢,即從快速增長階段轉向競爭加劇、從“規模擴張”轉向“效率競爭”的階段。市場正在進入“適者生存”的階段,需要整合。吉利的戰略舉動突顯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如何應對貿易壁壘升級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重新調整其戰略。儘管極氪在私有化之前報告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財務改善,包括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46.9%達到104億美元,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達到19.1%,但該公司在2024年仍錄得7.64億美元的淨虧損,儘管這比上一年改善了29.9%。

展望未來:極氪作為私有實體的未來

作為全資子公司,極氪將完全整合到吉利的企業結構中。預計此次整合將使極氪能夠更迅速地響應市場變化,並專注於長期戰略目標,包括加速下一代車型的開發和拓展國際市場。極氪已設定2025年71萬輛的雄心勃勃的交付目標,增長40%。此次私有化還鞏固了戰略整合努力,此前極氪於2025年2月收購了領克汽車51%的股份。雖然這筆交易被一些人描述為對股東而言“不盡如人意但尚可”,但它代表了吉利提升其在高端電動汽車領域競爭力並應對全球汽車市場複雜性的明確戰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