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責美國措施引發貿易緊張,蘋果公司參與其中
在貿易爭端不斷升級的時期,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於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會見了蘋果(AAPL)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會晤中,王部長將近期中美貿易關係緊張歸咎於「密集的美國限制性措施」。根據中國商務部的一份聲明,這些措施是在9月馬德里會談後實施的,已「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並破壞了雙邊貿易磋商的氛圍」。儘管有這些批評,王文濤仍邀請蘋果深化在中國的合作並增加投資。
貿易行動升級的詳細情況
此次外交交流是在兩國採取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動之後進行的。美國宣布計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的額外關稅,自2025年11月1日起生效,同時實施新的出口管制,目標是「所有關鍵軟體」。這些新關稅可能在某些行業將實際稅率推高至130%甚至145%。作為報復,中國於2025年10月9日擴大了對稀土元素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這些對半導體、電動汽車和國防系統至關重要。這些管制對中國原產稀土商品的直接出口立即生效。為進一步加劇局勢,美國在根據1974年美國貿易法第301條進行調查後,於2025年10月14日對中國建造、擁有或運營的船舶徵收特別港口費。中國迅速採取報復措施,於2025年10月14日對停靠中國港口的美國船舶徵收類似的特別港口費。
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反應
金融市場對這些針鋒相對的措施做出了高度波動和明顯的「避險反應」。2025年10月14日,股市收盤大多走低,因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恢復蓋過了強勁的第三季度銀行財報。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8%,而基準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2%。半導體股票受影響尤為嚴重;**英偉達公司(NVDA)**股價下跌超過4%,**英特爾公司(INTC)**股價也下跌超過4%,原因是擔心不斷變化的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英特爾此次下跌是在美國銀行分析師下調評級之後發生的。相反,避險資產上漲,黃金期貨上漲0.6%至每盎司4,155美元,此前當日早些時候曾創下4,190美元的歷史新高。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也開始影響企業融資,美國銀行在亞洲企業貿易融資市場穩步失去陣地,這反映出總部設在中國的公司在關稅實施後故意減少與美國銀行關係。
更廣泛的影響和企業適應
此次升級威脅到全球供應鏈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可能對製造成本產生長期影響,例如由於永磁體成本增加而導致電動汽車價格上漲。這些新限制也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世界經濟展望蒙上了陰影,該展望此前因 perceived détente 而部分上調了全球增長預測。對於蘋果等公司而言,中國的戰略重要性巨大,全球約70%的iPhone在中國生產或組裝,中國iPhone用戶是蘋果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市場,貢獻了其總收入的約五分之一。儘管深度融合,蘋果仍面臨重大挑戰。該公司預計本季度將增加約9億美元的額外成本,2025年第四季度預計將產生11億美元的關稅相關成本。作為回應,蘋果正在加速現代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供應鏈轉移之一,採用「中國+1」戰略。這包括將25%運往美國的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並在越南和馬來西亞擴大生產,以減輕未來風險並減少對中國工廠的依賴。儘管這一戰略有所幫助,但複製中國複雜的製造生態系統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此外,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收入在2025年第一季度下降了2.25%,部分原因是競爭加劇以及iPhone 16型號被排除在中國政府補貼計劃之外。
展望:持續的地緣政治逆風和戰略調整
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將繼續影響市場動態和企業戰略。這種情況凸顯了中國在應對美國技術限制和貿易政策時,特別是通過稀土控制,戰略性地運用其經濟槓桿。跨國公司,尤其是那些在技術領域對兩個市場都有重大敞口的公司,預計將繼續努力使其供應鏈和生產能力多元化,以應對這些地緣政治逆風。投資者可能會密切關注進一步的政策公告、經濟指標和公司財報,以了解這種複雜且不斷演變的貿易關係對全球經濟穩定和個體公司業績的長期影響。
來源:[1] 中國王文濤將貿易緊張歸咎於美國行動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china-wentao-b ...)[2] 中國王文濤將貿易緊張歸咎於美國行動——來自Investing.com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蒂姆·庫克對中國的果敢押注無懼特朗普關稅威脅 - 蘋果 - Gadget Hacks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