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投資者在利率格局變化中應對國債久期挑戰
在持續通膨風險下,聯準會謹慎調整利率,固定收益市場面臨複雜局面,迫使投資者權衡短期靈活性與鎖定當前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弊。
當前固定收益環境
當前環境的特點是,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開始降息,而失業人數有所增加。儘管如此,市場普遍預期收益率將回歸到低於平均水平的時期,類似於2008-2021年。截至2025年10月2日,30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4.705%,與一個月期利率4.11%形成對比。這種利差給考慮長期債券的固定收益投資者帶來了困境。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正在顯著趨陡,這一趨勢在聯準會2025年9月首次降息之前就已經開始,預計會隨著進一步的降息而持續。這種趨陡意味著短期國債收益率已經下降,而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因持續的通膨擔憂和聯邦赤字焦慮而保持高位。截至2025年9月26日,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利差達到0.50個百分點,高於六個月前的0.37個百分點。
市場反應與通膨壓力分析
市場的謹慎前景源於多個因素。將長期國債收益率鎖定在4%以上所帶來的吸引力,必須與歷史通膨飆升對實際回報造成的重大風險進行權衡。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經常將20世紀70年代作為持續高通膨的警示案例。FOMC對PCE通膨的中位數預測為:2025年3.0%,2026年2.6%,2027年2.1%,表明通膨壓力持續存在。
“接近3%的通膨限制了長期收益率的下行空間。當通膨被認為過高時,聯準會的寬鬆政策可能會加速通膨惡化的預期,從而使收益率保持高位。”
施瓦布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凱西·瓊斯(Kathy Jones)強調,接近3%**的通膨限制了長期收益率的下行空間。她進一步解釋說,當通膨被認為過高時,聯準會的寬鬆政策可能會加速通膨惡化的預期,從而使收益率保持高位。這強調了傳統的市場格言,即聯準會主要影響兩年期以內的收益率曲線,而更廣泛的市場則決定10年期及更長期的部分。
更廣闊的背景、歷史類比和地緣政治因素
當前的固定收益格局與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的低利率環境顯著不同。回顧20世紀70年代,儘管美國10年期政府債券主要提供了正的名義回報,但由於通膨從1972年的2.8%飆升至1980年的14.8%,實際回報為負。與20世紀70年代高票息率提供一定保護不同,如果收益率繼續顯著上升,當前長期債券的收益率可能不足以保護投資者免受總回報基礎上的損失。債券久期是衡量利率風險的關鍵指標,它表明如果利率上升一個百分點,7年久期的債券將下跌約7%。
此外,地緣政治變化也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金磚國家正在進行的去美元化努力正逐漸影響外國對美國國債的需求。摩根大通的分析表明,到2025年上半年,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公共債務份額將降至**30%**左右,這可能對收益率造成階段性壓力。外國資本可得性的下降可能迫使美國財政部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從而增加債務成本。
不可預測的政府經濟政策,例如關稅,也構成通膨風險。例如,康尼格拉品牌公司(CAG)預計2026財年的銷貨成本通膨率將低至7%,部分原因是擬議對進口馬口鐵和鋁徵收50%的關稅,以及對選定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這表明關稅如何導致公司防禦性地提高價格,從而加劇更廣泛的通膨環境。
專家觀點
“短期收益率在聯準會2025年9月降息之前有所下降,長期收益率也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及短期。”
晨星財富首席多資產策略師**多米尼克·帕帕拉多(Dominic Pappalardo)**指出,短期收益率在聯準會2025年9月降息之前有所下降,而長期收益率也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及短期。這種分化突顯了市場對聯準會短期影響與影響長期久期的更廣泛因素之間的區別。
展望未來:駕馭固定收益格局
投資者面臨策略決策:要么承諾投資長期債券以鎖定當前收益率,預期利率將回落;要么透過超短期工具保持靈活性。投資於超短期國債利率(1-4個月)或貨幣市場基金被認為是一種靈活的選擇,可以保護投資者免受因通膨持續或經濟衰退導致股價下跌而造成的購買力大幅損失。這種方法將每月提供到期資金,可用於再投資到可能被低估的資產中。未來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聯準會未來的利率調整、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失業人數的走勢,以及地緣政治發展對全球資本流動和貿易政策的演變影響。
來源:[1] 購買國債:選擇短期還是鎖定當前長期利率?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27575-buyi ...)[2] 購買國債:選擇短期還是鎖定當前長期利率?| Seeking Alpha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20世紀70年代的教訓 - 渣打銀行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