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備受期待的 Robotaxi 應用程式在首次公開發布期間立即遭遇營運故障,用戶先是獲得訪問權限隨後又失去。這些初步障礙引發了對該服務可擴展性和真正自主性的擔憂,在公司汽車業務面臨更廣泛挑戰以及監管機構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日益加劇之際,促使投資者進行審視。
特斯拉 Robotaxi 應用程式推出遭遇營運挑戰
2025 年 9 月 11 日,美國股市收盤時,特斯拉股票(TSLA)表現顯著,上漲 6.04%,此前有消息稱其備受期待的 Robotaxi 應用程式已公開發布。儘管單日股價表現積極,但首次推出卻遭遇了即時營運挑戰,並引發了關於該服務可擴展性、監管合規性以及大規模商業部署整體準備情況的諸多疑問。
首次推出中的營運挑戰
經過數月的期待,特斯拉向 iOS 用戶開放了其 Robotaxi 應用程式,允許公眾在舊金山和奧斯汀加入自動駕駛乘車服務的候補名單。然而,此次推出很快就暴露出嚴重的營運問題。用戶報告稱,體驗短暫,許多人短暫獲得服務訪問權限後,發現其訪問權限在數小時或次日內被撤銷,並被重新列入候補名單。這些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不滿,凸顯了這項新興服務似乎存在著嚴重的“磨合問題”。
最初預計的接載時間範圍為 12 至 40 分鐘,這引發了對 特斯拉 Robotaxi 車隊效率和可用性的擔憂。雖然 12 分鐘的等待時間可能與舊金山等城市的典型叫車服務相符,但 40 分鐘的等待時間表明車輛供應或營運效率可能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滿足一項以便利性著稱的服務的即時需求方面。
市場反應和更廣泛的汽車行業格局
2025 年 9 月 11 日 TSLA 股價上漲 6.04%,反映了市場固有的波動性以及投資者對 Robotaxi 業務和 全自動駕駛 (FSD) 技術進展的濃厚興趣。然而,這一漲幅發生在 特斯拉核心汽車業務持續面臨財務逆風的更廣泛背景下。
該公司報告稱,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12%,達到 225 億美元。攤薄後 GAAP 每股收益 (EPS) 同比下降 18% 至 0.33 美元,而非 GAAP 每股收益下降 23% 至 0.40 美元。汽車營收尤其收縮 16% 至 167 億美元,汽車毛利率從一年前的 18.5% 收窄至 17.2%。此外,特斯拉的汽車交付量經歷了創紀錄的季度下降,2025 年第二季度交付量為 384,122 輛,同比下降 13.5%,比分析師預期少了近 3,000 輛。該公司還將其 2025 年全年交付量展望下調了 19%。
這一表現表明其在生產效率和需求產生方面存在困難,而日益激烈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中國製造商比亞迪在 2024 年超越特斯拉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中佔據主導地位,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已從 2022 年第一季度的 75% 大幅下降至 2025 年初的 43.5%。
監管障礙和競爭動態
特斯拉 Robotaxi 推出面臨的營運挑戰,因特別是在加利福尼亞等關鍵市場遇到的重大監管障礙而變得更加複雜。儘管埃隆·馬斯克公開聲明預測年底前將取消安全駕駛員,但加利福尼亞州監管機構尚未批准特斯拉進行完全無人駕駛操作。根據當前加利福尼亞州機動車輛管理局 (DMV) 的規定,每輛特斯拉 Robotaxi 仍必須配備安全駕駛員,這引發了關於該服務與競爭對手相比真正自主性的根本性問題。加利福尼亞州 DMV 在 2024 年 7 月表示,特斯拉甚至沒有提交無人駕駛操作所需的連續許可申請,這一關鍵差距與 Waymo 等競爭對手所表現出的合規性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監管環境凸顯了特斯拉的重大競爭劣勢。例如,Alphabet 旗下的 Waymo 已經在多個美國城市運營著廣泛的自動駕駛車隊,每週提供 250,000 次乘車服務。與特斯拉不同,Waymo 一直遵守透明度要求,包括提交詳細說明需要人工干預情況的脫離報告。相比之下,特斯拉自 2019 年以來就沒有提交過這些報告。
法律挑戰進一步使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雄心複雜化。該公司面臨越來越多的與其 Autopilot 和 FSD 系統相關的訴訟,包括邁阿密一項 3.29 億美元的責任判決以及加利福尼亞州監管機構提起的誤導性廣告訴訟。這些法律和監管逆風正在重塑投資者觀念,並凸顯了特斯拉估值的脆弱性,其估值歷來依賴於對其 Robotaxi 服務和人工智能驅動收入流的投機性押注。
估值和未來展望
即使在 2025 年迄今下降 14% 之後,特斯拉近 1.1 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值表明,投資者已經為其在 Robotaxi 和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未來成功做出了定價。市銷率 (P/S) 11.6 倍和市現率 86.2 倍等估值比率,以及對其 2030 年預計收益的遠期市盈率 24 倍,都表明市場對該公司長期增長抱有高期望。
然而,Robotaxi 應用程式的即時和公開營運失敗,加上持續的監管審查和法律挑戰,可能會顯著推遲這項關鍵服務的廣泛推出和盈利能力。這種情況還可能加劇監管審查,並使擁有成熟無人駕駛業務的競爭對手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從而可能限制特斯拉在出行領域的增長軌跡。2025 年 9 月 30 日 7,500 美元聯邦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到期也對電動汽車市場構成了更廣泛的挑戰,可能會影響可負擔性和需求。對於特斯拉而言,近期重點仍將是克服營運障礙,獲得必要的監管批准,並展示真正的可擴展性,以驗證其雄心勃勃的自動駕駛願望並維持投資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