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顯示,關稅正顯著推高返校服裝和配飾的價格,導致消費者瞠目結舌並改變購買習慣。
關稅推高返校商品價格,影響零售業和消費者支出
美國消費者今年正面臨返校服裝和配飾價格顯著上漲的情況,這是當前關稅政策的直接後果。成本的飆升正在重塑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並給零售業帶來巨大壓力,導致依賴進口商品的消費者和企業對市場情緒從不確定轉向看跌。
事件詳情:成本上漲與消費者行為轉變
對最新數據的分析強調了關稅對消費品的影響。根據 Klaviyo 平台數據,7月份服裝和配飾的在線價格同比飆升了9%。這一增長遠高於勞工統計局的官方數據,表明對特定零售領域的影響更為顯著。平均訂單價值的上升也證實了成本的上漲,近三分之二(64%)的服裝網站的平均訂單價值有所增加,而折扣率同比下降了四個百分點。消費者也表現出更大的傾向於選擇熟悉品牌,重複購買者現在佔訂單的60%,自1月份以來增加了三個百分點,該細分市場的收入增長了14%。
進一步強化通脹趨勢的是,哈佛商學院的研究表明,進口商品的成本比關稅前高出5%,國內生產商品的成本高出3%。這表明整個供應鏈的價格普遍上漲,影響了國外和國內產品。
為應對這些財政壓力,消費者行為正在明顯轉變。Bankrate的一項調查發現,30%的返校購物者因通脹而改變了他們的習慣。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也反映了這種情緒,61%的美國人表示不贊成提高關稅。美國銀行的數據突出顯示了明顯的“降級消費”趨勢,尤其是在服裝類別中。儘管2024年7月整體零售支出(不包括餐飲)同比下降1%,但折扣零售商(包括平價服裝店)的支出同比增長2%。2024年7月,家庭在平價服裝上的支出比2019年7月增長了13%,顯著高於同期整體服裝支出不到5%的增長。平價服裝的市場份額自2019年7月以來擴大了近12個百分點,其中超過一半的增長發生在2022年7月之後。
市場反應分析:通脹壓力與企業策略
由關稅驅動的進口商品成本上漲繼續對整個經濟施加顯著的通脹壓力。零售商最初通過削減利潤率來吸收部分成本,但現在越來越多地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自2019年以來,企業利潤貢獻了價格水平上漲的40%以上,這一數字遠高於11-12%的歷史平均水平。
這種環境迫使消費者優先考慮可負擔性,76%的消費者將其作為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導致自有品牌銷售額增長21.7%。公司正在以多樣化的策略應對:
例如,沃爾瑪通過多元化供應鏈展示了其靈活性,將其20%的進口商品轉移到墨西哥。這與其人工智能驅動的供應鏈優化和“每日低價”(EDLP)模式相結合,使公司即使面對平均18.6%的關稅,也能保持24.85%的強勁毛利率。相比之下,像塔吉特這樣更依賴非必需品類別的公司則表現出脆弱性,2025年第二季度店內可比銷售額下降5.7%,因為消費者將重心放在必需品上。
另一個重要的例子是Lululemon,由於關稅和供應鏈重組,其毛利率下降了110個基點。該公司已策略性地將其37%的生產轉移到越南和柬埔寨,以降低風險,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儘管投資了3100萬美元用於人工智能驅動的供應鏈改革,但選擇性提價並未完全抵消利潤壓力。Lululemon的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40%,其股票的市盈率(P/E)為14,遠低於行業中位數21,反映了投資者的懷疑態度。該公司還將其2025財年的營收指引下調至108.5億至110億美元,低於預期的111.8億美元。
對某些關稅的持續法律挑戰為市場增添了一層波動性。美國最高法院已同意審理關於根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特定關稅合法性的上訴。口頭辯論定於11月第一周進行。如果最高法院裁定政府敗訴,可能導致向企業退還已徵收的關稅,道明銀行策略師估計今年徵收的關稅中有多達1000億美元可能被退還。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指出,如果最高法院的裁決推遲到2026年6月,估計已有7500億至1萬億美元的關稅可能已從這些關稅中徵收,任何隨後的回滾都可能造成重大影響。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經濟逆風和未來展望
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預計將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的長期影響。預計2025年和2026年實際GDP增長率每年將降低0.51個百分點。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預計將持續萎縮0.4%,相當於2024年每年損失1200億美元,出口預計將下降15%。勞動力市場也預計會受到影響,預計到2025年底失業率將上升0.28個百分點,到2026年底將上升0.65個百分點,並且預計到2025年底就業人數將減少48萬人。
儘管在關稅下製造業的長期產出預計將增長2.7%,但這些收益被經濟其他部門的收縮所抵消,例如建築業預計將收縮3.8%。
專家評論
專家們對當前市場動態和潛在的最高法院裁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Klaviyo 行業和洞察主管傑克·科恩評論道:“在獲取新客戶成本越來越高的市場中,這種對重複購買者的關注是明智之舉。”他強調了品牌培養忠誠度的策略轉變。
關於最高法院對關稅的裁決,ClearBridge Investments 經濟和市場策略主管傑夫·舒爾茨評論說,因非法關稅獲得退款的企業將“大幅提振”其底線,起到“刺激作用”。
Franklin Templeton 策略師里克·波爾西內洛表示,針對這些特定關稅的裁決可能“對公司和股市是積極的”。然而,他警告說,它們的回滾“可能會給債券市場帶來新問題”,並指出由於圍繞關稅和通脹的不確定性,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維持在4%至4.3%的區間內。
展望未來
最高法院將於11月初對某些關稅合法性的裁決將是金融市場和企業策略的關鍵決定因素。無論結果如何,通脹對零售業的結構性影響預計將持續多年。對於投資者而言,策略機會可能在於識別那些在供應鏈中展現靈活性、利用自有品牌產品或專注於對經濟週期不那麼敏感的必需品領域的公司。
零售商將繼續優先考慮多元化採購和敏捷供應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貿易格局。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和公司財報,特別是來自零售業的報告,將為這些關稅政策的長期影響提供進一步的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