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實驗室推出「貓頭鷹」衛星計畫,增強圖像傳輸能力
行星實驗室 (PL) 正在準備部署大約 40 顆地球觀測衛星組成的新星座,代號為「貓頭鷹」計畫。這項舉措旨在顯著提高地理空間圖像的傳輸速度和解析度,在捕獲後一小時內提供高解析度圖像。「貓頭鷹」衛星旨在實現 1 米級別的解析度,這比該公司目前由「超級鴿」艦隊提供的 3-4 米解析度有了實質性提升。
「貓頭鷹」計畫中的一項關鍵技術進步是整合了 輝達 (NVDA) 圖形處理器 (GPU) 用於邊緣計算。這使得板載人工智慧 (AI) 能夠即時處理數據,極大地將圖像採集和可操作洞察之間的延遲縮短至一小時以內。「貓頭鷹」衛星的技術演示任務定於 2026 年底進行,預計在隨後的幾年內全面部署。
戰略要務和市場定位
該計畫代表了 行星實驗室 重新定義地理空間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戰略舉措,為多種應用提供即時洞察。這些應用包括全球安全、災害響應、保險和建築等商業部門以及城市規劃。行星實驗室 首席執行官威爾·馬歇爾強調了衛星和無人機技術在獲取資訊優勢方面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在當代衝突情境中。
全球對衛星數據的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歐洲國家尋求減少對美國軍事空間能力的依賴。行星實驗室 已與包括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德國政府和威爾士在內的知名實體建立了協議。該公司計畫在柏林建立一個製造工廠,以支持其不斷擴大的營運足跡並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
財務業績和市場反應
行星實驗室 表現出改善的財務業績,其 2025 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收入增加,淨虧損收窄,表明營運效率提高。該公司報告收入增長近 20% 至 7340 萬美元,超過分析師共識估計的 6610 萬美元。
第二季度,其衛星和數據服務部門也表現出強勁勢頭,收入貢獻創紀錄,積壓訂單大幅增加,達到 7.3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5%。剩餘履約義務 (RPO) 同比增長 516%。在此期間,主要合同贏得了包括與德國政府簽訂的價值 2.4 億歐元(約 2.6 億美元)的衛星服務合同,以及與 北約 和美國國防創新部的協議。調整後的 EBITDA 轉為正值 640 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440 萬美元 虧損有了顯著改善,而自由現金流達到 4630 萬美元。
在財務方面,行星實驗室 (PL) 的股票表現出顯著的勢頭,今年增長了兩倍多,並在過去 12 個月內錄得 638% 的漲幅。對 PL 自 2024 年以來盈利超出預期後的表現進行的歷史分析顯示,在 30 天內平均累計回報率為 +20%,跑贏基準約 +5% 的回報率。
展望和行業格局
地球觀測市場預計將顯著擴張,複合年增長率 (CAGR) 為 6.2%,從 2024 年的估計 51 億美元 增長到 2030 年 的 72 億美元。這種增長主要受到氣候監測、人工智慧驅動分析以及衛星小型化進步不斷增長的需求推動。「貓頭鷹」計畫及其人工智慧增強的成像能力與這些市場趨勢直接契合,使 行星實驗室 能夠在這個不斷擴大的領域中佔據更大份額。
對於 2026 財年全年,行星實驗室 已將其收入指導上調至 2.81 億美元 至 2.89 億美元 之間。然而,2026 財年第三季度,收入預計在 7100 萬美元 至 7400 萬美元 之間,非 GAAP 毛利率預計將下降至 55% 至 56% 之間,原因與新衛星服務和大型政府合約相關的啟動成本。「調整後 EBITDA 預計在 2026 財年第三季度恢復盈虧平衡或小幅虧損,然後在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有所改善。」
儘管衛星行業仍然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並面臨來自 Vantor(前身為 Maxar Intelligence)等實體的競爭,但 行星實驗室 對人工智慧驅動洞察和即時數據的戰略關注使其能夠利用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儘管像「貓頭鷹」計畫這樣的大規模部署需要大量的資本支出。
來源:[1] 市場傳聞:行星實驗室將發射貓頭鷹衛星以更快交付高解析度圖像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market-chatter ...)[2] 行星實驗室的貓頭鷹衛星計畫:地球成像和投資者機遇的顛覆者 - AInves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行星實驗室第二季度收入增長 20% - 那斯達克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